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雨姐姐金话筒
小雨姐姐金话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7
  • 关注人气:22,1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曼玉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

(2010-05-01 20:59:27)
标签:

联合国儿基会

张曼玉

艾滋病

杂谈

 

      国际著名影星张曼玉女士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任命,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由此,张曼玉将凭借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道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儿童的生活。

      任命仪式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举行。“对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各地所开展的工作,我一直深怀着敬意。” 张曼玉女士表示:“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承担这个新的角色,为维护中国贫困儿童的权利做代言人和倡导者,希望能够让公众更加关注非常重要的儿童问题。”

      张曼玉女士近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博士(Dr. Yin Yin Nwe)一同前往云南探望了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社区。作为新任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张曼玉女士亲身了解了艾滋病对儿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看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政府部门在当地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都是来自于艺术、娱乐、体育或其他领域的杰出公众人物。他们热衷于儿童公益事业,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儿童问题的认知度,争取对儿童工作更为广泛的支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首个通过任命名人为亲善大使以此呼吁公众关注儿童迫切需求的联合国机构。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喜剧明星丹尼•凯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位亲善大使。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之一是国际影星奥黛丽•赫本。目前,全球各地有近200位名人和演艺界明星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级或国家级大使。

     “我们非常高兴张曼玉女士能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博士说,“作为国际影坛最著名的中国影星之一,她将帮助我们继续提高公众对于儿童问题的关注度。我们很高兴这样一位广受尊敬和知名度很高的演艺界人士能够和我们共同致力于儿童的公益事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希望在张曼玉女士的倡导下,公众能够更加关注重要的儿童权利问题,例如:支持与关怀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帮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为残疾儿童提供支持等方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于2011年与中国政府开展新一轮周期为五年的国别合作方案,重点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

http://s3/middle/5f90b758t8587fee83b22&690

2010年4月,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某村,张曼玉抱着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小女孩。她今年八岁,父亲今年2月份因艾滋病去世,母亲也是艾滋病感染者。女孩说,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约有14万名儿童因艾滋病失去一方或双方父母,有大约50万名儿童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父母共同生活。但是,歧视却使很多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家庭因为担心被社区歧视,不愿意站出来接受政府提供的服务。

 

http://s3/middle/5f90b758t858801a94b32&690

张曼玉开心得抱着一位妇女感染者所生的婴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展艾滋病病毒母婴阻断项目,让更多的阳性母亲生下健康的孩子。

 

http://s4/middle/5f90b758t73c0cd52fe73&690

张曼玉为在社区里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青少年爱心大使们送上祝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共同建立了“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青少年爱心大使网络,了解艾滋病相关信息,保护自己;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人也得到保护;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同伴和家庭。

 

http://s5/middle/5f90b758t8588079f06b4&690

张曼玉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小女孩聊天,并赠送了UNICEF小熊作为礼物。

 

http://s4/middle/5f90b758t73c0cdeb9c93&690

 

张曼玉探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这名妇女说,丈夫因艾滋病去世,当时村里没人敢来帮她料理后事。现在她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小额贷款和生产技能培训,参加了妇女互助小组,比以前开心多了。

http://s4/middle/5f90b758t73c0ce1da493&690

中国大使张曼玉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和孩子同桌吃饭。对受艾滋病影响的人来说,人们的恐惧和歧视和病毒本身一样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