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新编曲剧《屈原岗》

(2024-01-28 07:44:08)

          观新编曲剧《屈原岗》

    昨天,我观看了西峡县峡口曲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曲剧《屈原岗》首演。
    曲剧《屈原岗》,剧本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激烈,高潮迭起。一开始,屈原为防止楚国官员收受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封闭馆驿,得罪了权臣靳尚。靳尚游说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一起向楚怀王诬告屈原。楚怀王优柔寡断,不辨是非,竟然贪图张仪许诺的六百里商於[w]之地。一时间,矛盾尖锐,唇枪舌战,气氛紧张。紧接着,靳尚郑袖为了陷害屈原,竟然不惜设下美人计,让楚怀王大怒,一气之下把屈原押入太庙监禁,屈原性命岌岌可危,千钧一发,情节到了第一个高潮。接下来,楚怀王有所醒悟,给屈原送来美酒,谎称毒酒,屈原一饮而尽,看似山穷水尽,实则峰回路转,屈原被贬出郢都,任命为三闾大夫,回到家乡西峡。这是屈原与靳尚郑袖的冲突第一个回合。
    屈原同自己学生宋玉婵娟回到家乡,受到家乡父老的关怀和照顾,医好病疾。屈原在家乡休养生息,跟乡亲们情深义厚,其乐融融。然而,又传来楚怀王因为张仪欺诈愤而发兵的消息。屈原冒死拦驾叩马而谏。楚怀王大怒,跟屈原正面冲突。屈原又一次面临性命之忧。然而,楚怀王没有杀屈原,而是让卫士们把屈原强行架走。这一场戏,又是一波矛盾,又是一个高潮。
    楚怀王兵败,损兵折将,屈原痛苦非常,五内具摧。楚怀王痛定思痛,决定召回屈原。看似局面好转,却暗藏杀机。郑袖靳尚以探视慰问的名义,送来毒酒,婵娟替屈原喝下毒酒,命丧黄泉。此时,深爱自己的学生替自己死亡,屈原满腔悲愤,情感迸发,问天问地,控诉上天不公。这时候,矛盾冲突空前激烈,情节也到了最高潮!
    戏曲情节,当然是为了表现人物。《屈原岗》,写了屈原、婵娟、靳尚、郑袖、楚怀王、宋玉等几个人物。靳尚,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工于心计,心胸狭隘,性格歹毒,其心机之深,出手之狠,让人不寒而栗。郑袖,缺乏母仪天下的宽洪,自私刻薄,目光短浅,心毒手狠。戏中最出彩的人物,当然是婵娟和屈原。婵娟,历史上应该没有此人。当年郭沫若先生写话剧《屈原》,虚构了这个形象,并援引屈原《九歌》里面诗句为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婵娟,善良,智慧,刚烈,她爱慕自己的老师,对屈原忠心耿耿。她拒绝了屈原对她和宋玉的牵线,并向屈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痴情。剧本塑造婵娟的形象,当然是为了衬托屈原的高风亮节,也使屈原的形象有血有肉,走出戏曲“文死谏,武死战”的简单化窠臼。婵娟的形象越鲜明,她和屈原的悲剧就越震撼,屈原的形象当然就越高大,越完美。
    屈原是《屈原岗》中最主要的人物。首先,屈原忠君爱国。他为了防止官员大臣接受张仪的贿赂,封闭馆驿,又在朝廷上跟靳尚郑袖据理力争。在受到郑袖陷害后被监禁,有着性命之忧的时候,拒绝了看守要他逃跑的帮助,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留在楚国。得知楚怀王兴兵伐秦时,他为了楚国的江山社稷不避生死,叩马而谏。爱国,是他最重要的性格。其次,他爱民。屈原不辞辛劳,起草法令,推行新政,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得到乡亲们的拥护和爱戴。他爱自己的学生。当然,这不是情爱,是正常的师生之爱,像父女之情那样纯洁的爱。他俨然一个父亲,果断拒绝了婵娟的求婚。这样的人,忠心耿耿的士大夫,勤政爱民好领导,纯洁无私的好老师好父亲。这形象,太感人!
    《屈原岗》的唱腔设计,自始至终都紧紧恪守悲壮的基调。因为屈原,有着倔强的性格,有着坚定的信念。当然只有悲壮,跟屈原的悲剧性格才相得益彰,才能把屈原的形象塑造得高大感人,才符合艺术真实。无论小说散文诗歌辞赋,悲壮,是最感人的风格。屈原和婵娟的悲剧,剧情发展,当然会有悲痛的时候,但是感情抒发,又因人物性格而异。婵娟的凄苦中带着缠绵,屈原唱段悲愤里带着阳刚。唱段到了感情激荡的时候,乐队总是用锣鼓渲染气氛,让人物的情感更有震撼力。婵娟被毒死,事发突然,这时候的屈原唱段,高亢激昂中表达悲愤,也是呐喊控诉。
    峡口曲剧团的剧种流派,属于南阳大调曲子。其唱腔大气恢宏,偏于质朴。饰演屈原的演员关志强,其唱腔带着牛长鑫老师的风骨,有着坚实的唱功,特别是那些快板调门,唱得如炸豆一般,依然吐字清晰,可谓字正腔圆。加上他个人特有的文静气质,舞台上的屈原活灵活现,非常神似。那最后的唱段,事发突然,屈原受到强烈震撼,他悲愤至极,一开始唱腔高亢,突如其来,如滚滚惊雷:
    “一见婵娟丧了命!”
这声音,铿锵有力,启聋发聩,冲击力极强,人听了绝对会受震撼。哽咽抽泣之后,接下来:
    我问天,天不公,忠奸良莠分不清;
    我问地,地不平,好人为何不善终!
声腔高,高得突兀;声腔缓,缓中有顿挫,仿佛颜体楷书的蓄势顿笔,骨力效果更鲜明。这时候的屈原,腹中剧痛,声音缓慢而有力,控诉着世道不公,为婵娟的命运呐喊!接下来,一句发问:
    天地公理今何在呀?
这一句,声音粗犷,带着呐喊,带着质问,带着无奈,“今何在呀”陡然升高,借鉴豫剧大师李树建在《清风亭》唱腔的唱法。这里,乐队加上一声凄厉的音乐,悲剧气氛更浓,感染力更强。
    呼天叫地也唤不醒。
    我的儿,我的婵娟,
    婵娟呀你醒一醒,
激烈的情绪过去,唱腔开始舒缓,情感倾泻而下,顿挫分明。这里,人物感情稍微平静,长歌当哭,酣畅淋漓地抒发着悲愤情感。这段唱,到了结尾,唱腔高低起伏,骤然加快,感情又一次到了高峰。
    饰演婵娟的戴佳佳 ,演唱自然,人物把握准确,唱腔圆润带着质朴,更显得功力不凡。她饰演的婵娟,人物形象鲜明,性格把握准确。特别是“婵娟我生下来就是苦命”这段唱,哭阳调开始,先悲切后激动,先缓后疾,把一个知恩感恩,善良刚烈的女子刻画得活灵活现。这时候的婵娟,虽然出身贫贱,经过屈原的教诲影响,已经有着高贵的文化气质。戴佳佳演唱的时候,身段从一开始跪着到后来起身,到最后随着长音拖腔再次跪地乞求屈原,她把握人物非常准确,不温不火,没有张狂和夸张,没有刻意讨好观众的炫技,台风稳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无论高低缓急,都非常到位。那做派,具有大家风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常香玉大师曾经连续发文称赞南阳县豫剧团的《白蛇传》。她的文章里有一句话:县级剧团,省级水平。今天峡口曲剧团,作为基层的民营剧团,其演出水平,非同一般,不亚于很多市县专业院团。而且,那些演员,都年富力强,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着非常可观甚至不可估量的前程。相信峡口曲剧团,能借助《屈原颂》,创造出戏曲艺术新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陶渊明的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