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波浪划分全景图(下)
(2012-07-29 01:04:19)
标签:
财经大市研判上证综指 |
分类: 财经、股市、大盘分析、 |
昨天( 7月27日),笔者在本栏对上证综指(下同)的波浪划分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文中的基本观点,都是笔者以前陆续公开发表的,只是把它们按先后次序整理排列。今天继续进行介绍。
昨天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从2009年12月7日的高点3334.01点开始,上证综指进入了其第三大浪第3中级浪第③小浪第(2)子浪的回调整理阶段。”
第(2)子浪第一组ABC整理:
小A浪:从3334.01点回落至2010年2月3日的低点2890.02点,下跌了443.99点,运行了40个交易日、9周;
小B浪:从2890.02点上涨至同年4月15日的高点3181.66点,反弹了291.64点,幅度是小A浪跌幅的0.657,运行了45个交易日、8周;
小C浪,从3181.66点回落至2010年7月2日的低点2319.74点,下跌了868.92点,是小A浪跌幅的1.957倍,运行了52个交易日、12周。
至此,第(2)子浪第一组ABC整理,从3334.01点回落至2319.74点全部结束,共下跌了1014.27点,运行了137个交易日、29周。
2011年6月17日凌晨,笔者又在本栏“大盘的最后一跌”一文中,在分析上证综指(下同)走势的波浪划分时,继续指出:
“从2319.74点开始,走的更像是一个X浪的反弹过度,第(3)子浪其实还没开始。这也是笔者对大盘走势进行波浪划分最新的首选方案。”
“第(2)子浪X浪:从2010年7月2日的低点2319.74点,上涨至同年11月11日的高点3186.72点,反弹了866.98点;”
事实上,不久之后2661.45点确实被跌破了,现在的回落,仍然属于第(2)子浪第二组小C浪整理的阶段,它的内部结构是:
C浪<1>,从3067.46点回落至2011年6月20日的低点2610.99点,下跌了456.47点,运行了43个交易日;
C浪<2>,从2610.99点上涨至同年7月18日的高点2826.96点,反弹了215.97点,是C浪<1>跌幅的0.473,运行了19个交易日;
C浪<3>,从2826.96点回落至2012年1月6日的低点2132.63点,下跌了694.33点,是是C浪<1>跌幅的1.52倍,运行了116个交易日;
C浪<4>,从2132.63点上涨至同年2月27日的高点2478.38点,反弹了345.75点,是C浪<3>跌幅的0.498,运行了32个交易日;
C浪<5>,从2478.38点开始,目前尚未结束,其内部构造是:
C浪<5>的第一末浪,从2478.38点回落至3月29日的低点2242.34点,下跌了236.04点,运行了23个交易日;
C浪<5>的第二末浪,从2242.34点上涨至5月4日的高点2453.73点,反弹了211.39点,是第一末浪跌幅的0.896,运行了21个交易日;
C浪<5>的第三末浪,从2453.73点回落至今,很可能还没结束,但已进入其最后一小跌。
因此,目前是第(2)子浪第二组小C浪中C浪<5>的第三末浪阶段。随后,将产生C浪<5>的第四末浪反弹,以及C浪<5>的第五末浪回调。这很可能将是从3334.01点开始的本轮大回调的最后一小跌。2000点大关的支持力度极其之强,极不可能跌破。
在大盘连连下跌之际,又有人跳出来鼓吹现在是什麽大C浪的下跌,1800点甚至2008年10月28日的历史低点1664.93点都将被打破。对此笔者完全不能认同,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去看看笔者2010年4月26日凌晨在本栏发表的文章“大盘不是大C浪”一文。除此之外,笔者在补充几点:
按照波浪理论,大C浪的回调幅度一般不会小于大A浪的回调幅度。如果按照大C浪派的观点,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高点6124.04点至2008年10月28日的重要低点1664.93点是大A浪的回调,下跌了4459.11点,并且1664.93点至2009年8月4日的高点3478.01点是大B浪反弹,随后进入大C浪回调,那麽,从3478.01点-4459.11点,沪市岂不成了负数?这可能吗?就算按大A浪跌幅的黄金分割位计算,也就是最小跌幅计算,沪市也要跌到722点,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其实,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情况,明显好于2008年的秋、冬季节,综合国力,更是又上一层楼,已经雄据全球第二。为什麽看不到这些重大的区别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笔者借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名句,与各位朋友共勉。
以上,就是笔者最新的也是最全面的关于上证综指波浪划分的首选方案。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2012、7、29、凌晨、零点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