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 - 《心理学与生活》之七

(2011-02-10 10:49:12)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

第八章:记忆

 

  •          什么是记忆
  •          记忆: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一种信息加工
  •          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死记硬背
  •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10天,25%
  •          记忆类型
  •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        当要使用存储在记忆中的知识时,使用是:
  •          内隐的:信息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获的
  •          外显的:做了有意识的努力去恢复信息
  •        陈述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          陈述性记忆:涉及事实和事件的的回忆
  •          程序性记忆:有关于怎样去做某些事的记忆。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这一过程中的“知识编辑”――会使得与他人分享程序性知识变得困难。
  •          记忆过程概述
  •        任何记忆,知识要在随后的某一时间能被使用需要三种心理过程的操作:编码、存储和提取。
  •        编码:对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形成心理表征。
  •        存储:需要大闹结构的短时间变化和长时变化。
  •        提取:得到早先存储的信息。
  •  
  •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会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的精确表征保持几秒种和更短的时间。
  •          映像记忆:大量信息(视觉领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被存储。(持续大约半秒)
  •          回声记忆:比映像记忆持续的时间长,大约5 10秒钟。
  •          感觉记忆:一个重要的特征:它们很容易被新的信息所取代。
  •  
  •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          短时记忆:将认知资源集中于一小部分心理表征的内在机制,其资源是多变的。
  •          工作记忆: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语言理解等任务的记忆资源。
  •          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
  •        记忆广度:魔术数字―― 7个项目中(正负2)中短时记忆的纯粹贡献只有2 4个。
  •          适应短时记忆(STM)容量
  •        STM中的信息编码能通过复述和组块的到提高。
  •        STM的信息提取非常迅速。
  •        复述:帮助保持信息不从短时记忆中衰退。若复述时分心(干扰),也会加速忘记。
  •        组块: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更大的模块。
  •        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块,记忆广度将被大大增加。
  •          (这对逻辑归纳能力强的来说是个好消息)
  •          有时仅仅以节奏模式或时间模式进行简单组织,也是有效的。
  •          工作记忆:将短时记忆合并到更宽泛的背景
  •        工作记忆的三个成份:
  •          语言环路:这一资源保持和处理基于言语的信息。语言环路和短时记忆大部分时重叠的。(???默读有用???)
  •          视觉空间画块:这一资源对于视觉和空间信息执行着你语言环路一类的功能。
  •          中央执行系统:这一资源负责控制注意和协调来自语言环路及视觉空间画快的信息。
  •        工作记忆容量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它也能帮助保持心理的现在。

 

  •          长时记忆:编码和提取
  •          概念:长时记忆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事件、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它构成了每个认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全部知识。
  •          背景和编码:
  •        编码特异性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
  •        系列位置效应: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最开始和最后面的部分比较容易记住。
  •                      应用:如果使“中间的”信息更具区辨性的话,它们会变得更难忘。
  •          提取编码:
  •          回忆recall 再现信息
  •          再认 recognition 是指认识到一个特定的刺激事件,而它是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的。
  •        ??所以选择提要比填空相对容易?
  •          提取线索:是当搜索某一个特定记忆的时候,可以利用的刺激。这些线索可以是外部提供的,也可以是内部产生的。
  •          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        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ies:单独保存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如生日派对)。要恢复这些记忆,需要一些指明事件发生时间和事件内容的提取线索。
  •        语言记忆 semantic memories :信息的提取与它们多次体验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如刷牙)。是类属的、范畴的回忆,就如词语和概念的含义。
  •          ???所以对于老婆确有审美疲劳
  •        干扰:提取线索不是有效地指向某个特定记忆,对于一个特定提取线索可能反应的数量越多,提取其中任何一个反应的困难就越大。
  •          前摄干扰 (旧影响新),倒摄干扰 (新影响旧)
  •          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          加工水平理论:信息的加工水平越高,它存人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加工涉及越多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那么记忆效果就越好。
  •          (???思考过程在起作用???)
  •          过程和内隐记忆:
  •          传输适宜性加工:当编码是进行的加工类型传输到提取时要求的过程时,记忆最好。
  •          当内隐编码过程与内隐提取过程间有很强匹配时,内隐记忆通常时最,内隐记忆通常时最稳固。
  •          改善无组织信息的记忆
  •          精细复述:复述信息时――第一次将它存入记忆的时候――精细加工材料以丰富编码,
  •          记忆术:通过与熟悉的、以前编码过的信息相联系的方法来编码-系列事实的技术。 包括地点法、琴栓-单词法 (peg-word method)
  •          元记忆:有关记忆的“知道感”。
  •        线索熟悉性假设表明人们是基于他们对提取线索的熟悉性建立知道感的。
  •        易接近性假设表明人们基于记忆中部分信息的可接近性,或可用性来做出判断。
  •  
  •  
  •          长时记忆的结构
  •          记忆结构:记忆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把相似的信息连接起来,使你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各种模式。
  •        归类和概念
  •          将个体经验归类的能力,是会思维有机体最基本的能力。
  •          形成的归类或范畴的心理表征被称作概念。
  •          概念既有客体和行为的范畴,也可以代表特征、抽象思维,以及代表关系。
  •        原型:个人拥有的范畴原型产生于个人对范畴成员的所有体验。(???所以三年怕井绳)
  •          可能,对一个特定范围的原型而言,个体并不真正拥有一个特定的心理表征;相反地,原型是作为样本库的平均而出现的。
  •          人们对于一个范畴(马)的典型成员的反应(燕子)要比对它较不常见的成员(鸵鸟)反应更快。
  •        等级和基础水平
  •          概念通常按等级排列成有意义的组织。概念等级中存在着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最好地物体进行分类和思考,这被称为基础水平。
  •          能够产生原型的那些外界刺激,同样更容易产生基础水平的概念。(对于苹果的概念要多于水果和红富士)。
  •        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和知识群。是对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          图式并不包括所有不同体验的每一个细节,而是一个平均经验。图式和原型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          使用记忆结构
  •        能否使用记忆结构可以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方式,过去的经验影响着现在的体验,并且改变着对将来的预期。
  •          作为重构过程的回忆
  •        重构性的准确性
  •          记忆扭曲:如果人们重构关于发生什么的记忆而不是恢复一个特定的记忆表征,那么你可能会预期到一些情况下会发生扭曲,即重建的记忆与真实的事件不相同。
  •          扭曲涉及三钟重构过程
  •          趋平:简化故事
  •          精锐化:突出和过分强调某些细节
  •          同化:将细节变得更符合被试自己的背景或知识。
  •          目击证人的记忆: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
  •          记忆的生物学方面
  •          寻找记忆的痕迹:与记忆相关的四个重要大脑组织
  •        小脑:主要负责程序性记忆
  •        纹状态:是习惯的形成和刺激反应间的联系的基础
  •        大脑皮层:负责感觉记忆以及感觉间的关联记忆
  •        杏仁核与海马组织:负责事件、日期、名字等的表象记忆,也负着情绪记忆。
  •          遗忘症:长时间无法记忆
  •          脑成像:研究手段之一,了解记忆的编码和提取的脑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