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规模经济理论的新理解

(2009-04-14 22:43:49)
标签:

规模经济理论

范围经济

分类: 学术探讨

    最近与两位老师兼兄长就连锁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觉得受益匪浅。

    规模经济理论是关于企业规模变动与企业经济效益变动之间关系及其规律的理论。它涉及企业规模的大小和边界问题、企业规模与其经济利益的相关性问题,即规模经济存在与否的问题、规模经济的本质和规模经济的类型问题等。对规模经济问题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主要来源于西方微观经济学。目前,广为流行的理论观点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理论,它仅局限于技术经济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因而,对网络经济下规模经济的新特点不能给予全面而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对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应进一步创新和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进一步深化对规模经济本质的认识

  按照新古典的理论,规模经济或规模利益是指伴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盈利的收益递增现象。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马歇尔;1962)。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基于企业层面,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并着重分析了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并且被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高度简略化了: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企业、工厂或车间)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即一种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

  这种高度简化的理论导致了一系列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照这种理论,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同一市场上企业规模应该是相同的,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大小规模企业并存的情况,并且小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规模经济性;按照这种理论,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其规模经济性就应该越强,而现实中却是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虚拟企业、企业战略联盟等新型组织的不断产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新古典规模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传统的规模经济概念无法解释大小企业共存、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等问题。原因在于其所谓的规模经济概念只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的精美的现象描述,只限于从技术经济的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是一种分工专业化经济或结构经济(林金忠:2002)。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是企业根据技术发展的状况,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资源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专业化协作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中的各个专业化生产单元的不合比例增长及其合理化协调作用会导致规模报酬递增,产生很强的经济效应。网络经济下的大小规模企业并存、范围经济与专业化回归并存、联接体经济(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和范围经济的出现,都是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合理的经济结构的结果。新古典规模经济理论实际上是新古典企业黑箱理论的延续。虽然他们分析了企业的技术规模的经济性,但没有真正分析企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结构经济性,当然也忽略了马歇尔没有深入分析的企业之间组织结构或产业内企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

  2.应重新认识企业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企业要想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其初始规模越大越好,这是许多国家政府鼓励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理论依据。但网络经济下的运行规则告述人们,规模的大小虽然是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规模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规模经济性的源泉。

  3.应进一步拓展对规模经济类型的认识

  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形态只有一种,即技术经济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林金忠在其署名为“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一文中对企业的规模经济的存在形式进行的分析,可以说是对规模经济形态或规模经济类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是对规模经济类型的拓展。他把规模经济的形态分为技术经济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聚集经济)、多元化经营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形态(范围经济)和由资产专用性所形成的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态。这无疑对于理解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以及企业的扩张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同时,对于理解范围经济与专业化回归并存、联接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凸现也有重要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