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余人口的村庄,居然蕴藏着如此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尤其是古代的村庄建设规划如此睿智深邃,确令当今建设规划部门汗颜!
一次下乡到古田县大甲乡邹洋村(又名邹陵),发现那里中华历史文化韵味浓厚,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建村造屋,就根据阴阳八卦、天干地支、天人相应、历史典故等作了规划,并保存至今。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有:“五虎朝双狮,三湖蒹七井,两仪四象,十二星辰,三十六禽,玉尺量才。二十八宿,七十二贤人,提刀沟,箭弓坪,虾蛄岭,皇虾上水,金龟守水尾,拱桥锁水口。”且句句皆有实证。该村名胜古迹丰富,有:
邹陵阮氏宗祠
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间,明洪武间毁于兵燹,建文四年重建。明成化间又毁于倭寇入侵。万历间重建时,增盖两旁小厅及支祠。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不慎失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再度修复。自1935年至1994年均为小学校舍,1995年归还。2000年一依旧制,全面大修。宗祠结构七柱四扇,三面风火墙,并排三厅,中主厅,两旁支祠。主厅坐子向午,中设坛场祀始祖和拓基祖塑像,两旁神龛供迁居外地宗祖神位。厅上悬挂历代成名祖先和现代宗人荣誉匾额。主厅上建高楼,高三丈六尺六寸,厅前建照庭,二门石狮守护,头门石绣垱四桩。左右两祠则祀各分房列祖列宗之神位。宗祠背靠狮山,面向五个虎形小山,故称“五虎朝狮”。宗祠占地2424平方米,建筑面积1924平方米,为古田大祠堂之一,被列为福建著名宗祠。
毓麟宫
建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又称水尾宫,坐落在邹洋村尾之湖滨。占地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正门门楼上嵌有直书“毓麟宫”牌额,下题“邹陵胜景”四字。进入大门,穿过天井,登上石阶,即为大殿,正中是陈靖姑神像坐龛,民间有(陈靖姑)“要去邹洋”之传说,该神像更具传奇色彩。三个天棚上均绘有凤凰彩画,宫壁画有渔、櫵、耕、读等,及工艺竹编“双龙抢珠”障扇,年代久远,至今犹存,弥足珍贵。
保福寺
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是素有“南方丛林第一”之称的雪峰崇圣寺之廨院。大殿坐乾向巽兼亥巳三分,水出乙方,行艮门路。山势峭拔,群峰起伏,重峦叠嶂,蜿蜒屈曲,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东湖&风景林
均在邹洋村尾。东湖系人工湖,共3口,面积10亩左右。民国县志称:“东湖,周70余丈,湖中有大石屹然。”始于元•至正间。又据记载:“子瑜公深谋远虑,将水口田造作积水之湖,拔双星大石置于湖中,牢固水口”,“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复造水尾横桥,以关锁之。”蓄水养鱼,一举两得。风景林,面积30余亩。既有天然林,亦有人工林,以阔叶林为主,树木种类繁多,有不少珍稀树种,一些树龄500年、直径1.3米以上的古树名木。林中鸟兽栖息,鸟语花香,葱翠欲滴,美不胜收。
还有祖屋、支祠、庙宇、牌坊、古井(“七星井”)、桥梁、路亭、古墓等多为宋、元、明、清之古迹。
村民信仰佛教、道教(包括陈靖姑等),也有信仰基督教者。并流传着“十四演戏”之风俗,迄今不变。
邹陵,真是一个以史为鉴做好当今村镇建设规划,难得的鞭策来者之历史文化名村。
http://s4/middle/5f8dece9x89f048656693&690
http://s14/middle/5f8dece9x89f056e5c62d&690
http://s2/middle/5f8dece9x89f0598b2111&690
http://s16/middle/5f8dece9x89f05bbf419f&690
http://s14/middle/5f8dece9x89f05d4c86fd&690
http://s3/middle/5f8dece9x89f0631a06b2&690
http://s16/middle/5f8dece9x89f0677d6abf&690
http://s11/middle/5f8dece9x89f06cb5dc8a&690
http://s16/middle/5f8dece9x89f06eb1350f&690
http://s6/middle/5f8dece9x89f072330b75&690
http://s6/middle/5f8dece9x89f075fa7df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