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奔”字读音辨析

(2017-05-06 10:31:21)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

“奔”字读音辨析

问:我们这里的的老师对“奔”字的读音常常争论不休,例如“我们……冲出家门,奔向田野。”(人教版教材二下1《找春天》)、“嫦娥奔月”,对于其中的“奔”字,有的说应当读四声,有的说应当读一声,请问:其中的“奔”字到底应当怎么读。

答:“奔”字有去声(即四声)和阴平(即一声)两种读音,其区别,基本上是语体风格的不同——“奔”字读去声,具有口语色彩,在形式上表现为单音词;“奔”字读阴平,具有书面语色彩,在形式上表现为双音词和成语,如:奔跑奔走、飞奔、狂奔、奔走呼号等。

读去声的“奔”字,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4个义项,所有用例都具有口语色彩:义项①用例是“出门直奔车站”,义项②用例是“还缺那味药,我给你奔去”,义项③用例是“咱们都是奔七十的人了”,义项④用例是“一直奔南走”。这些都是口头语言的说法,凭着语体色彩可以感觉到这些“奔”字应读去声。在北方话口头语言中,“奔”字这类用法原本就是读去声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本着从众、从俗的原则保留了口语中的这类用法的读音。

读阴平的“奔”字,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也有4个义项,所有用例都具有书面语色彩:义项①举用例是“奔向远方”;义项②③④用例分别是“出奔”、“私奔”、“奔丧”。这些都是书面语言的用法,凭着语体色彩也可以感觉到这些“奔”字应读阴平。

两种读音的②③④3个义项的用例,或口语或书面语,语体色彩鲜明,如“还缺那味药,我给你奔去”和“出奔”,根据语体色彩容易感觉到,前者读去声,后者读阴平,这类用法一般不存在争议。对“奔”字读音的疑惑和争论,主要是对“出门直奔车站”和“奔向远方”两种说法分辨不清。如“我们……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其中的“奔”字本应读阴平,可是有些老师却认为应该读去声,理由是: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奔”字表示“径直(向目的地)走去”的意思读去声,“奔向田野”不也是表示向目的地走去吗?持这种看法的老师忽略了两种说法的不同——虽然“出门直奔车站”和“奔向远方”都表示向目的地走去,但“出门直奔车站”,“朝向”的意思是包含在“奔”字之中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奔”字不仅表示走的动作,还兼表朝向;而“奔向远方”和“奔向田野”,“朝向”的意思是由介词“向”表示的,“奔”字只表示走的动作。“出门直奔车站”的“奔”兼表朝向,读去声;“奔向远方”和“奔向田野”的“奔”只表动作,读阴平。

“嫦娥奔月”中“奔”的读音涉及古代文言文读音的问题。“嫦娥奔月”语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 “奔月”虽然类似“奔工地”的说法,但这段话出自古代文言文书面语言,具有书面语色彩,而且是因“窃之”而“奔月”,“奔”字有逃跑的意思 ,所以“嫦娥奔月”之“奔”应读阴平。类似的说法还有:“晋灭虢,虢公醜奔京师”(《左传·僖五年》)、“文君夜亡奔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两个句子中的“奔”字也都读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