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老家的土炕
(2009-11-08 16:52:28)
标签:
老家
东北
土炕
爹娘
儿女
|
分类:
诗歌
|
老家的土炕
(一)
北方的天,
过了中秋,
渐凉了。
夜晚的席梦思床,
有点冷,
想起了老家的土炕。
老家的土炕,
虽然硬,
但很暖;
有点挤,
很欢畅。
老家的土炕,
是哺育过我们的摇篮;
老家的土炕,
承载过我们儿时的梦香。
老家的土炕,
总是游子心里的一缕惆怅;
老家的土炕,
总让游子想起故乡泥土的芬芳。
因为,老家的土炕啊!
永远是母亲温暖的胸膛。
(二)
北方的天,
到了立冬
开始供暖了。
夜晚的席梦思床,
不再凉,
我还是想起了,
老家的土炕。
老家的土炕,
不仅年年融化了,
东北的寒冷冰霜,
土炕上的故事,
也代代传唱。
老家的孩子,
土炕上生,
土炕上长。
土炕上玩嘎拉哈,
土炕上嗑着瓜子,
畅谈理想。
摸一把土炕,
看看暖热,
家中的老人,
目光慈祥。
东北的儿孙最孝顺!
他们大都来自孔孟故乡。
沂蒙山的小调,
常在哄孩子的炕上回响;
山东半岛的涛声,
总是陪着炕上老人,
进入梦香。
东北老家的土炕啊!
总是在外的儿女,
夜晚最惦记的,
心上土壤。
因为炕上睡着,
他们最亲爱的老爹老娘。
(三)
北方的天,
进了腊月,
那是嘎嘎的冷。
夜晚的席梦思床,
暖洋洋,
我再次想起了,
老家的土炕。
老家的土炕,
这个时候堆满了过年的“好喝”,
蘑菇、榛子、葵花籽...
...
院里也养肥了,
过年吃的鸡、鸭、鹅。
年年一样的过节,
为什么年年都那么喜乐?
不管一年遇到多大的灾祸,
中国人过大年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在外多年的我,
对儿时过年的记忆已经淡漠。
过年的概念就是回家的借口,
一年一次的身心解脱。
大城市里一年的艰辛忙做,
压得人实在难过,
就盼着过年,
能在躺在老家的土炕,
舒舒服服地向二老述说。
老家的土炕啊!
永远是在外打拼孩子的老窝。
热炕头就是教堂
父母永远是儿女神圣的牧师,
天大的心理压力都能化解。
跟别人讲自己的不容易,
那纯粹是白扯犊子。
(四)
北方的天,
到了年三十,
开始了过大年。
夜晚的席梦思,
放着过年的衣服,
眼前出现老家的土炕。
老家的土炕,
往年炕着晚上要放的鞭炮。
儿时老是等不得,
一会揪一个,
跑出去在雪堆上点放。
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
不像现在全家人看春晚。
但大街上却有老乡的自己大秧歌,
小孩嬉闹的对象,
总是表演队伍中的“傻柱子”的笑脸;
扭秧歌的老乡,
人人都是赵本山。
“大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那是一生最亲切的呼唤。
今生今世也忘不了,
母亲亲手盛的饭碗。
炕桌上的年夜饭,
是一年最丰盛一顿餐。
穿着新衣服,
和家人吃粉条炖肉,
那美得赛神仙。
母亲已经走了两年,
在那边与父亲团圆,
不知今年老家的灯笼,
能否指引二老回家过年?
不知老家的土炕,
烧的还温暖?
想到一家人一起炕上包饺子的情景,
我已经泪水涟涟。
父母不在的老家,
只能是孩儿过年的怀念。
但是,老家的土炕啊!
永远是孩儿神圣的精神家园。
亲爱的父母大人:
孩儿今晚,
跪地给二老拜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