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亲情感 |
分类: 短文 |
母亲生在禅房村,祖祖辈辈是农民,
土里刨食养家人,十四岁上成了亲。
父亲家里不算穷,值金当宝一条根,
千辛万苦养育成,高小念完回到村。
父亲小妈两岁整,单纯幼稚心纯真,
一起逗笑一起玩,夫妻就像姐弟俩。
婆婆就像亲妈妈,吃的喝的全由她,
可恨命苦早归天,失去母爱泪始干。
从此命运全改变,早早就把主妇担,
还要下地把活干,一天到晚不消闲。
土地仅有五场半,全在山坡和大山,
面靠黄土背向天,一家生活全靠它 。
天旱雨澇没收成,辛辛苦苦白流汗,
穷山恶水实在差,够吃就是好人家。
母亲生过六个娃,活蹦乱跳挺喜欢,
兹因医疗条件差,四个娃娃上西天。
娃娃去世娘心疼,哭哭笑笑不由人,
死去活来常抽风,癔病折磨娘一生。
老爸外头不放心,带着老妈进了城,
家里家外好照应,有病也能找医生。
爷爷在家一个人,孤苦伶仃怎能行,
找上一个老伴儿,相互关照放了心。
爷爷续弦带孙儿,爸妈当作亲孩儿,
带在身边去东关,从此就把书来念。
哥哥姐姐同岁庚,就像孪生姐弟亲,
那个时候挺困难,省吃俭用将够花。
父亲工作难顾家,吃喝穿戴全靠妈,
儿女的事一手揽,里里外外一手拿。
可叹老天大开眼,家里又把喜事添,
三十六岁生下我,喜极而泣泪涟涟。
当年正是五四年,国家困难家困难,
养儿育女实在难,再难也是心喜欢。
父亲抽调到农村,全家市民转农民,
姐姐哥哥一起行,城里念书转农村。
老妈本是农民家,下地干活忙不闲,
起早摸黑积极干,生产队里当模范。
母亲说是为俺爸,咱是社员要当先,
就为老爸好说话,家属要走人头前。
地里干活回到家,还要忙着快做饭,
刮风下雨没有闲,全是为了这个家。
母亲虽是土农民,不识一字心里明,
大事清楚重在行,不让儿女误前程。
上学念书催的紧,个个都成文化人,
首任老师是母亲,母亲影响儿一生。
养活儿女操碎心,儿茬之孙情更浓,
一代更比一代亲,点点滴滴都在心。
姐姐生下小娃娃,母亲总是不放心,
父亲退休回到村,母亲进城看外甥。
等到外甥两周岁,抱着外甥回到村,
一直看到五岁整,才让外甥进了城。
母亲想的不能行,又进城里看外甥,
姐姐到了代县城,母亲还要去照应。
儿孙满堂一家人,苦点累点好心情,
谁知老天命不从,一跌断了股骨颈。
自从断了股骨颈,坐在床上不能动,
还在想着这个家,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要母亲在眼前,我就永远是娃娃,
回到家里叫声妈,儿的心有多灿烂。
陪伴母亲说说话,从前的事说不完,
说了一遍又一遍,儿子就爱听妈话。
公元两千零零年,母亲一别去西天,
从此孩儿没有妈,心里有话对谁言。
转瞬即逝十七年,岁月如飞难忘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