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好诗何必多

(2017-09-25 08:33:16)
标签:

转载

说的对,深刻。
原文地址:好诗何必多作者: qtcy钱塘潮涌

        

                    好诗何必多

    有人感叹当下诗歌式微,已边缘化了。其实归根结蒂是好诗太少,歪诗泛滥;没有达到诗的要求。从《毛诗》起到盛唐,诗歌创作达到巔峰,让人能千古吟诵朗朗上口的好诗究竟有多少?即便是“诗仙”、“诗聖”,除了少数学者专家,有多少可以让人传诵不衰的诗?现在有一些自命或被人吹出来的“著名诗人”,给人们留下多少好诗?在“五四”后,诗被彻底改造,把古人创造的样式来个彻底否定。就是没有否定“诗”这个字而已。仅仅加上一个“新”字。除了徐志摩等少数几个人,谁能称得上真正的诗人?所谓“诗”,一要意境,二要格律,三要韵味。能让人感悟、把玩、吟诵……

     我看还是称“二人转”、“三句半”、“××行”更恰当些,连歌词也不夠格。把一些大白话或标语口号排列起来,怎么可以与“诗”相提並论?丁玲曾提倡“一本书主义”。一个作家能写出一部好书就够了,如曹雪芹、蒲松龄。写那么多干吗?诗也是,一首好诗传诵千古,連幼儿也能背诵,平仄对仗,韵律流畅,朗朗上口,过目不忘……把一些阿谀奉迎,吹牛拍马、无病呻吟、标语口号的垃圾堆起来,也可称诗,不让人倒胃口,不式微,不边缘化才怪!一个诗人,能有一两首诗传世,已是不错的了,能在民间广泛长久流传,可称凤毛麟角了。要让诗复兴,只有从孩子开始,给他们引导,古時有“诗礼传家”之说,从儿童启蒙直至乡试到殿试,均离不开诗,可见教育对诗是何等重要。而今诗已不登大雅之堂,報纸副刊仅用它装飾点缀版面。诗如何能继承?怎么写,还要在人生道路上历练和积累,要有洞明世事的锐利观察力,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懈努力,更须具有一付铮铮傲骨!不人云亦云,不当应声虫。屈原怀才不遇作《离骚》发洩政见;李白作诗,歌頌大自然,藐视王权;杜甫以诗抒关爱民众疾苦反对穷兵黩武,留下千古不朽之作;王维、陆游、白居易、李商隱、杜牧、孟浩然……多少名垂千古的诗人,他们的诗与当代的“诗人”“作品”如何能比?钱学森先生问:“中国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人才?”难道中国的大学培养出真正的诗人了嗎?希望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培育新時期的诗歌品格和诗人人格,让中国诗和诗人如“不尽长江滚滾來”……

                                               qtcy·2011·3·3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