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公考数字推理命题规律
(2010-03-30 09:00:55)
标签:
数字调理文化 |
分类: 转载 |
公考数字推理命题规律
2010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在 2010年3月27日上午举行,新一年的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在数字推理方面,命题者在2010年市考的命题思路上相对还是比较清晰,希望本篇文章能为广大考生揭开部分广州市公考数字推理方面的命题规律。
1. 1
A.99 B.102 C.106 D.108
【答案】A
【解析】
1
↘
7
↘
7
【命题思路剖析】从命题者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多级数列,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师在研究历年真题的过程中,发现命题者往往在数字推理的第一题中,相对偏好使用传统的命题规律。比如多级数列、和数列等大概7、8类常见的数列类型。相对比较少出现“特殊型”的数列模式,属于大家在“猜”的时候,第一题尽量可以用常规思路去“猜”,这样做出来的几率就会大些。
2. 1 ,
4 , 27 , (
A.125
【答案】B
【解析】有些同学认为答案是选D,其实就把题目想得太复杂了。很明显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多次方的数列。
(1)1是1的一次方。
(2)4是2的二次方。
(3)27是3的三次方。
(4)(256)是4的四次方。
(5)3125是5的五次方。
解:D。幂次数列:原数列为:11,22,33,44,55
3.
A.18
【答案】B
【解析】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两倍再配一个隔项数列。即后面以“隔项数列”的形式,隔项“加一”或“减一”。
3
5
11
(21)=11×2-1,
43
【命题思路剖析】这个是很常见的命题思路了,常规来说,“倍数数列”后面配“隔项数列”是很常见的搭配模式,尤其是“+”和“-”的交叉使用,确实是命题者的偏爱的模式。今年广州的行测数字推理部分确实不难,不过坦然而言,在这部分的命题,中宜教育戴斌老师个人的看法是,相对广东省考比较“怪异化”的命题规律而言还不算出彩。据一些同学的反馈,似乎还有不少同学在第二、第三个小题中有“秒杀”的现象,看来现在考生整体的复习强度相对2008、2009年而言都在加强,要在考试中成为“金字塔顶尖”群体,戴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勤奋复习了。
4.
A.48,324
【答案】A
【解析】很明显,这是隔项数列,可以分为两组数列:
第一组:2、8、24、(
首先看第一组变形规律:
2
8
24
(48)=6×8或(48)=4×12
再看第二组变形规律:
3
18
81
(324)=27×12 或(324)=4 × 81
【命题思路剖析】这道题目,戴斌老师预计会有多种方法可以做出来正确答案,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解析,应该只是其中的两种思路。遇到这种情况时,同学们在考场上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迅速判断,不必想太多。很多时候,不同的方法其实都是通向“一个罗马”的。
5. 2/3, 1/2, 3/7, 7/18, ( )
A.5/9 B.3/13 C.4/11 D. 2/5
【答案】C
【解析】将原数列中的2/3变成4/6,而1/2要变化为5/10,于是数列变形为:
4/6,
5/10,
6/14,
7/18,
( 8/22)
【命题思路剖析】这个是最近两年,命题者比较喜欢的一种命题手法。即中宜教育戴老师发现目前命题者比较喜欢要求考生对“分数数列”中的“分数”做“通分”处理,这里的关键是2/3变成4/6,而1/2要变化为5/10。做了通风变形后,这个数列就会“豁然开朗”。其实遇到这类题目时,同学们一般多尝试几种通分,比如1/2可以通分为2/4,或4/8,或5/10。然后根据原数列的特征,选取“合适的通分模式”,自然就可以轻松解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