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启蒙老师

标签:
杂谈 |
分类: 短文 |
我的小学启蒙老师
我能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得感谢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得益于我亲爱的老师。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十多个年头了,但老师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现,让我难以忘却。
我从小居住在离城90多里的一个非常贫瘠的深山小村里,乡亲们家家都住着土窑洞,过着刀耕火靶的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吃水要到三里多深的沟底去挑,挑一担水得一个时辰,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辛。小学校就坐落在村里的一个比较平坦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地方,很显眼的三孔窑洞就是。听说还是土改时分来的,这三眼窑洞还住着两户人家,其实学校的全部家当就是这一眼窑洞,就这个条件,周方邻近还很羡慕呢!老师看上去二十上下,中等身材,穿着虽然破烂但很整洁干净的中山服,宽宽的肩膀,两额对称地长着两个小酒窝,炯炯有神的眼睛,显的既精干利索又和蔼可亲。
我看到的老师是个既能吃苦又很勤快的人。那时候当个农村教师是非常艰辛的,烧火做饭打里照外全是自己的事。小小的一间教室不到二十个平方,还有一面土炕,挤着一至四年级二十五六个孩子,地下放着些破桌烂椅,炕上摆着小桌子,五、六个孩子就坐在炕上,收拾的倒很干净整洁。老师夜晚在炕上睡觉,白天铺盖卷一卷,就是学生的座位,总之,生活起居工作等活动全在这里。晚上村里的干部又经常在这里开会,打扰的老师不能早点入睡。就这样,赶我们去上早自学,老师早早就起来了,卷起了铺盖卷,打扫了教室,烧着了火炉,顿时热乎乎的教室使我们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虽然老师辛辛苦苦,但朗朗的读书声使老师感受到非常的快慰、满足和充实。
老师上课也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老师带的是复式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全是他一人唱“独脚戏”,上了一年级上二年级,当了红脸当白脸,忙的不可开交,但错落有致安排的是井井有条,使年级与年级之间互不影响,老师的课讲的就像一曲优美的交响曲娓娓动听。老师因人施教别具一格,针对性特强,很会点拨人。比如,我这人就怕每星期五的作文课,老是不会写。那天作文题是《一件小事》,老师看见我坐着不动笔,就悄悄问我怎么不写呀,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没写上的,老师慢慢地启发我,问我你星期天干啥,我说和妈妈一块放羊,老师又问去哪里放,妈妈在干什么,你又在干什么,羊跟羊妈妈的一些情况,等等。我心里想老师也是,这与作文有什么关系。正在胡思乱想,老师说你把这事如实记下来不就是一篇好文章吗?我想,是呀!于是从来没有受表扬的我,其作文终于第一次挂在了学校的《学习园地》上,使我露了脸。我的同桌经常搞恶作剧,不听话,上课做小动作,搞的大家都不安宁。老师知道他体育上有特长,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大伙又肯跟他一起玩,就让他担任了体育委员,从此同桌也安分了,学习也进步了。老师不大会画画,但为了我们能学到一点美术知识,培养爱好画画的情趣,就邀请周围村子的同事来给我们上美术课,后来他自己还经常学习画画呢!
老师还经常丰富我们的文体生活,使我们享受到生活的情趣。上午十点多钟老师早就烫好了一锅开水,让我们人人喝上一碗开水,又把乡亲们送的瓜果分给大家吃。然后五花八门的体育课开始了,说是体育课,实际上就是游戏之类的东西,顶拐拐、跳绳、踢皮筋、毛健子、抓石子、丢手巾等,丢手巾丢住谁,谁就唱个歌或者做个小鬼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当然,大家最期盼的是快点下学,知道下学后老师又要给我们讲故事了,什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杨门女将、抗日故事、雷锋的故事等等,引人入胜津津有味的讲说听的我们眉飞色舞如痴如醉。
村里穷人家的孩子多,有的连个铅笔、本本也买不起,老师就从自己二、三十块工资中垫付。那时一张有光纸(白纸)五分钱,一支铅笔三分钱,多了也踮不起,老师就在村会计那儿检点废纸或是去联校开会时讨点废纸回来,这可成了大家的“战利品” 要用好多天呢!尤其烦恼的是有的家长由于交不起学费不让孩子上学了,老师就三番五次去做工作,直到做通为止,有时看到实在困难,就自己讨钱帮助度过难关。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在年底联校会考中夺得第一,被评为红旗学校,老师高兴,我们也感觉非常的遐意和自豪。
村子虽然很穷,但有个习惯,逢年过节家长们说啥也要请老师吃顿饭,以感激老师的拳拳之心。春节过后老师的“饭局”是排的满满的。当然,很隆重,老师感觉也很体面,普通人家吃个糜糜豆腐捞饭,好一点的油糕粉汤,在烧二两白酒,就满牛了。为此,母亲早就做上了准备,又是压糕面,又是露粉条,又是炖猪肉,忙的不亦乐乎。这天母亲早早起来,把全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的干干净净,让我穿上过年的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叫我去请老师来家吃饭。老师很庄重地打扮了打扮,我前头走,他后面跟,不一会,就来到了家。父亲这天正好在家,很客气地把老师让进了门,拿出寻常人家想都不敢想的大前门烟,让老师抽,老师很是腼腆,连说两个“不会,不会”。吃饭间父亲又了解了我的学习情况,连连夸赞老师教书有方,又问了老师的生活情况,说有什么困难可去找他,使得老师很不好意思。父亲又拿出了多年不曾喝的老陈酒招待老师,这天老师没有多喝,倒把父亲喝了个眠顶大醉。但老师显的很是兴奋,因为老师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就这样,我很快地度过了天真烂漫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完小,离开了我的启蒙老师。到文化革命开始的六六年老师离开了我们村,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的启蒙老师。但我听说老师教了一辈子小学,平平凡凡,但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影响却是一生一世的。
现在老师大概六、七十岁了吧,也不知生活的怎样,学生很是惦念,但愿您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