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调整和上涨的级别
很多人对大盘指数的回调和上涨级别的判断很难把握,不知道是短线调整还是中级调整或是熊市的主跌浪,今天我就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我在《周K线的简单应用(三)》谈到:“我一般把调整分成三种,一是短线调整,幅度在1-10%,二是中级调整,幅度在10-20%,三是熊市调整,主跌浪的幅度在20-35%。我把上涨也分成三种,一是反抽,幅度在5周线附近,二是反弹,幅度接近20%,三是主升,第一浪幅度一般在40(+
-5)%,第二浪的高度就是第一浪的高点+第一浪的高点X第一浪幅度%。”我个人认为调整和上涨的幅度对界定调整的级别是很关键的,我们一定要明确两个观点,一是大盘上涨幅度超过20%就要判断为上涨的主升浪,二是大盘下跌幅度超过20%就要判断为熊市调整。当出现上涨或下跌幅度超过20%时千万不要再固执去数波浪,不要说什么按波浪理论还不可能出现大调整或主升。也不要迷信什么阻力位或什么均线的强支撑,大盘上涨会突破很多阻力位,下跌超过20%时将意味着所有的均线支撑都会失效!
我前面说调整和上涨的幅度对界定调整的级别是很关键的,我个人认为只要大盘指数前面经过了跌幅超过20%的调整,我们就要特别关注它的反弹幅度,只要它的反弹幅度不超过20%,我们就要初步认定它为熊市的反弹,当它再次回调的幅度超10%时,特别是指数每次反抽到5周线附近就止步时,我们就要判断确认它为熊市反弹,象现在的创业板我就认为它处于熊市调整的第二浪,如果中小板指数再次跌破6130(回调的幅度超10%)也可判断为熊市调整的第二浪。上面所说的观点也是我在3月30号写《中小板和创业板有走熊的迹象 》的依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