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珠海那洲古氏源流

(2009-04-12 20:36:17)
标签:

杂谈

 

【转帖】那洲古氏源流(1)(2009-01-31 11:58)

 

 

 

    那洲村位于珠海市香洲区西北部,东南邻会同村,西南邻中山市西山村,北邻那洲林场。村分为五堡:中堡(在街市)、西堡(在坑尾)、东堡、西园堡、文埔堡。据调查,清朝宣统元年住户有754户,到1989年时人口达1300多人,还有不少迁居海内外。该村清朝隶属恭常都,民国至解放初期属中山县第五区,1953年建立珠海县时属珠海的那洲乡、下栅公社。村里有古、谭、林、蔡、唐、周、容、梁等姓氏人家。古姓是那洲村的一大族姓。

 

 

 

                    一、那洲古氏远祖古云应自唐代末年南迁

 

    据那洲《古氏族谱》记载,远祖古云应,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他考取进士之后官任洪州通判(洪州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古云应勤政爱民,政声显赫,有道德文章,60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又称七府君,以才学任职为虔化县令(今江西省宁都县)。父子安居于江西。古云应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族人,是南方古氏的共同祖先,故尊称南迁一世祖。自唐末古云应父子由山西省迁居于江西虔化县后,一连五代为官,家居无定所。

 

 

 

                                二、迁居梅州

 

    古氏七世古延绶,曾任职信安县令(今广东广宁县地域),他告老还乡时游览梅县,见梅县风光绮丽,民风淳朴,便定居梅县开辟基业。古姓是最早定居粤东中原衣冠仕族。古延绶的儿子古成之,公简静力学,早岁结庐罗浮,淹贯群藉,时或吟咏,出语惊人,文誉动四方。宋初岭南文风未振,宋绍定二年(1229年)己丑科举考试,以梁灏第一,古成之第二。18岁的古成之登上进士第,有人赞誉他球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古成之之子古宗悦,任过勋都骑尉(武官),他娶过3妻,生4子:凤仪、凤仁、凤信、凤俊。后来,四兄弟成为广东古氏的四大支系。那洲古氏是三子古凤信的支系。

 

 

 

                         三、从珠玑巷迁居鹤山古劳乡

 

    南宋末年,古凤信自梅县迁往南雄沙水乡珠玑巷。据《古氏族谱》记载,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壬申九月,度宗出妃胡氏为尼,时妃沉命南雄江上,闻旨沿查,府属惶恐,竭村奔窜,无船可渡,公以伐木为船,昼夜承流,奔命于七星岗(今鹤山县境)。在七星岗与劳姓人家同在一村,合二姓为村名,名曰古劳村,即今鹤山市古劳镇古劳围。

 

 

 

                          四、迁居香山(珠海)那洲村

 

    古氏入粤的第十八代孙为香山县那洲村始祖古瑜保。古瑜保号隐文,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他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新会县古劳乡(今改属鹤山县)迁居香山县恭常都那洲村。他娶妻黄氏生二子:长子宗亮、次子宗治。之后,他们在那洲分作两大房:宗亮为长房,宗治为二房。

 

 

 

                        五、古氏字辈

 

 

 

姓氏字辈又称为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是专门用于登记族内成员名字与辈份排行的,可以认祖归宗。

 

               (一)     在新会县古劳乡时的古劳房恭订字派有22个:

 

                           侯秩恩荣功业忠良传国宝,

 

                           明贤望重文章道德冠南天。

 

               (二)     在香山县那洲村时由始祖恭订的字派有20个:

 

                           子裔承宗祖泽深传万禩,

 

                           孙谋继绩家声灿著云礽。

 

               (三)     那洲古氏宗亮房(长房)字派20个:

 

                           思玄运绍德维祥礼基燕,

 

                           兰桂时逢盛霭瑞达齐邦。

 

                                后来改订:

 

                           永绍德维祥开基百世昌,

 

                           后昆宏富教国宾焕纲常。

 

 

 

            六、古氏入粤始祖世系

 

                              一世祖古公讳云应;妣陶氏、杨氏五品宜人。

 

                             二世古浩;官任虔化县令,妣王氏。

 

                             三世古均;官任秘书郎,妣曾氏。

 

                             四世古礼;官任揖洲大祝县令,妣刘氏。

 

                             五世古蕃;官任广窦都临,妣陆氏。

 

                             六世古全望;妣郭氏,继室陈氏,庶室张氏。

 

                             七世古延绶;任广东信安县令,妣韩氏。

 

                             八世古成之;进士,妣蓝氏。

 

                             九世古宗悦;官任新兴县令,妣赵氏。

 

                             十世古凤信;官授朝议大夫,妣傅氏。

 

                             十一世古提纪;妣潘氏。

 

                             十二世古伯亮;妣何氏。

 

                             十三世古赓瑞;妣劳氏。

 

                             十四世古观杰;妣冯氏。

 

                             十五世古广俊;妣任氏。

 

                             十六世古铭佑:妣易氏。

 

                             十七世古义兄;妣劳氏。

 

                             十八世古瑜保;妣黄氏。

 

 

 

 

 

 

 

                             七、那洲古氏世系

 

一世祖:

 

      瑜保古公;号隐文,义兄公次子。生于明洪武三十八年乙亥,卒于景泰三年壬申

      寿五十八岁,葬于南坑壁上挂灯,型坐巽向乾。由新会县古劳村迁居香山县恭常

      都那洲乡。是为那洲始祖也。

     

      妣黄氏;

 

      生于洪武三十年丁丑,卒于正统十四年己巳,寿五十三岁,葬于鸡乸坑山,型坐

      巳向亥兼巽乾。值事孙,维安、杰深,两公于嘉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初十日重修

      石墓,有碑。生二子,长子宗亮,次子宗治。

 

二世祖:

 

      宗亮古公;瑜保古公长子。生于明永乐十七年辛丑,卒于成化乙酉,寿七十四

      岁,葬于白石仔,型坐辰戌兼乙辛。

 

      妣周氏;

 

      寿六十一岁,葬于白石仔同公墓。妾李氏;生卒未祥,葬于白石仔公墓右侧。生

      五子长子未详,次子行义,

 

      三子超源乾隆甲寅年赠号,四子升显;乾隆甲寅年赠号,五子康揖。

 

二世祖:

 

      宗治古公:瑜保公次子,号理政。

 

      妣林氏:

 

      生二子,长子清晓,次子逸山。

 

三世祖:

 

      清晓古公;宗治古公长子。生于十一月初九日,卒于六月十一日,葬于竹排地,

      型坐己向亥,后重修灰坟改

 

      巽乾向。建有祠宇,于清乾隆年间修建。(即现在的三祠)

 

      妣许氏;

 

      泮沙乡人,生于十一月十五日,卒于四月初八日,葬于同公墓。生三子,长子东

       崖;次子粤谭生卒未详,三子丹台。

 

三世祖:

 

      逸山古公;宗治古公次子。生于明景泰七年乙亥三月初三日,卒于正德十二年丁

      丑,寿六十三岁,葬于后门山

 

      白石仔。型坐东向南、石墓,现仍完好。

 

      妣马氏;

 

      生于天顺元年丁丑,卒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寿六十四岁,葬同公墓。生二子,长

      子延琛,次子延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