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

(2009-05-20 12:17:45)
标签:

育儿

教育

父教

家庭

悠悠

孩子

奉献

分类: 父与子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父教的网络调查,里面讲有一名小学生对“爸爸”概念的认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男孩是爸爸生的,女孩是妈妈生的。昨天我的小姨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小弟弟,我才明白:原来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么,要爸爸干啥呢?”

这名同学的反问给悠爸很大震动。

可以说,这名同学的疑惑代表了中国相当一部分孩子对父亲在家庭中在作用的直观、朴素的看法:

第一,爸爸是可有可无的,在家庭中没有什么作用;

第二,爸爸虽然有时候用(比可以如挣钱给我交什么什么费,又比如干重活累活时肯定用得着),但是——

第三,“我不是爸爸生的”……换成大人们的话来说,我和爸爸没有血缘关系(当然,他们也还不懂什么是血缘关系)。

——这个结论太让人心寒了!

 

但这能怪孩子们吗?

当然不能。

这要从爸爸们的身上找原因,要从这个社会找原因。

原因可能这么几个:

一是爸爸们太忙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太少。或为生计四处奔波,或为事业苦心经营,生意太忙,应酬太多,竞争太激烈,压力太大,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官场里混的,头脑都时常紧绷着,怕稍不留神就被人算计……。有一朋友,儿子三岁了,对父亲如同陌人,因为他几乎每天天未亮就离家,时常是三更半夜才归来,出去时孩子未醒,回来时孩子已进入梦乡。人是要经常沟通才有感情的,哪怕是父子、父女之间也是如此。

二是爸爸们认识上有误区,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情、学校的事情。应该说,家庭、学校、社会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上学前应该以家庭教育为主,上学后以学校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有教育和监护的责任。有句话说得好,“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

三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学校也有责任。为了提高应试成绩和升学率,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书包沉甸甸的,搞得孩子比父母还累,有时候父母想陪一下孩子又怕耽误了学习。在上面提到的调查忠,有一名自称“苦恼父亲”的网友说:“现在的孩子都被学校的课程淹没了,爸爸想和孩子玩都没时间啊。我这几年就苦恼无比,因为孩子没时间和我去远足,去旅行,去和大自然亲近。”

某某说得对,世界上有三件事是不能等的——孝敬父母不能等、教育孩子不能等、健康自己不能等。

 

很喜欢苏芮的《奉献》,几乎每次K歌时都要来这么一首:

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爱人;

……

白鸽奉献给蓝天,

星光奉献给长夜,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小孩;

……

孩子出生之后,每每唱起这首歌我就特别投入、特别动情,对奉献的含义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演译。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我可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