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深切缅怀】谨以此文纪念赵家欣老先生!

(2015-04-30 10:55:15)
标签:

情感

分类: 转载

纪念赵家欣老人

秋,残秋,黄昏,黄昏后。风起,灯红,人别离。

这是古龙小说经典的开头,却也恰恰是接到赵家欣老人去世消息那一刻的情景。

赵家欣,生于1915年,1938年4月,年仅23岁的他,作为厦门《星光日报》新入职的记者,第一次战地采访便是台儿庄前线。

 

2013年10月23日,历经辗转,《台儿庄1938》摄制组终于在福州见到了他。彼时,我24岁,工作后第一次历史纪录片采访的对象便是赵老,心里的惶恐紧张一定不会亚于当年的他,现在想来,我们这两位相差七十多岁的新老记者, “第一次”的际会也许正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在采访前,我准备了一张台儿庄守城将领池峰城的照片。由于连日的苦战使得原本英挺的池峰城累得脱了相,起初,赵老并没有认出照片上的人是谁,当我告诉他这就是当年他采访过的池峰城师长时,老人惊喜万分,举着放大镜一遍一遍地看,半晌,他抬起头来,向我们提出了整个采访过程中唯一的要求:把这张照片送给他。

 

赵老的一生历经了家国的沦丧,承受了挚友郁达夫、羊枣的被害,两个儿子亦在动荡中早夭,挚爱的妻子在晚年也先他离去,对于这样一位经历了如此之多人世沧桑的老人,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我一时无法明白他为什么会对池峰城的照片表现出如此强烈热情,直到我问到他一个问题:

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是什么?

我本以为他会说“做了一辈子记者”等等这样的答案,没想到,听到这个问题时,他突然表现出了像孩子一样的兴奋,目光灼灼的看着我:

爱国!

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让我突然明白,赵老对于池峰城的感情,台儿庄大捷之于当时中国人的意义,以及爱国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深深锲入国人的骨髓。

 

在那段烽火连绵,乱世时艰的岁月中,不论是手持重兵的军人,如池峰城;或是以笔为枪的记者,如赵家欣;抑或是那些千百万朴实而勇敢的老百姓们,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并守护着这份信仰。正是一代一代中国人这样的身体力行,凝聚成了今天中国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一次次在沦亡的危险中浴火重生。

对于我们这些后继的记录者来说,惟以用更真诚的影像来表达对于他们的敬畏与纪念。

愿赵老走好

愿《台儿庄1938》足慰英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食资料搜集
后一篇:一见钟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