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丹心醉鉴赏 专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博宝鉴定专家单国强
(2014-08-05 18:17:28)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专访 |
8月3日上午,由CCTV《寻宝》栏目嘉宾单国强老师带来的第四季鉴宝大讲堂在世界湾营销中心圆满落下帷幕,赢得了藏友们的青睐与好评。单国强老师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的书画讲解分析,讲述了书画鉴定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书画类鉴赏与知识传播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了鉴宝之道,向在场来宾详实呈现了一场书画鉴赏的饕餮盛宴,让在场所有人都获益匪浅。讲座结束之后,《河北画报·置家》对单国强老师进行了独家专访,深入感受单国强老师鉴宝的严谨态度及对收藏的独到见解。
《河北画报·置家》:单老师您好!请问您到博物院做书画鉴赏的契机是什么?
1965年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之后,我便被分配至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工作。从最基本的保管、陈列、打扫卫生等“粗活”做起,等熟悉了,才逐步涉及研究。刚开始我从事的主要是书画欣赏、书画史论等偏理论的研究,自90年代以后,市场逐步开放,伴随着社会的需要,我才自理论研究深入到书画鉴赏、鉴定的领域。尤其现在社会上书画收藏越来越热,更需要对书画真伪度进行把关。所以做书画鉴赏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
《河北画报·置家》:据我们了解,您个人是不收藏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之所以不收藏,最重要的原因是博物馆对工作人员有不成文规定:搞什么不能收藏什么,这涉及到一个公平性。如果我收藏书画作品,我一定会对自己收藏的画做出不合理的鉴定,即会带着个人情感去鉴定,把真的说成假的,转身低价买回来。面对一个藏品,就不会客观评价。自己不收藏,就会比较客观地来进行鉴定工作。
《河北画报·置家》:您认为一个成功的鉴赏家需要哪些品质?
没有私心,实话实说。每个人的鉴赏水品参差不齐,可能会因为失误而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看成真的,但是一定要说实话,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说成真的,这是品德问题,是鉴赏的底线。
《河北画报·置家》:很多古玩收藏爱好者收藏的东西出现很多赝品,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只要市场活跃,就会有赝品,这种现象永远断不了,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正如食品、饮料都会出现假货一样,原因就是社会上的某些人为了牟取暴利。而这种现象单纯靠国家的严卡、禁止,效果甚微,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家的鉴赏水平,并且与政府的管理紧密结合。正如食品一样,一方面政府严管,另一方面,大家需要增长知识。赝品没有市场,自然就消失了。国家在这方面要着力多培养些专门懂得鉴定的专业人士。
《河北画报·置家》:书画鉴赏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书画鉴赏是纯粹、真正、高深的艺术。掌握鉴定的特殊性非常重要。书画鉴定的特殊性分为几点:第一、鲜明的个性化。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个性、风格。第二、特殊性的比较。每个画家的风格是有差别的。要想掌握画家的笔性(笔墨个性),需要查阅了解该画家的许多东西,对书画创作有所了解。第三、必要的考证。书画鉴定需要资料的认证。第四、基本知识的掌握。要积累自身的文献知识库,对楷书、篆书、草书等书画风格的特点了然于胸。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喜欢、透彻了解一个画家,才能有效收藏。
《河北画报·置家》:书画鉴赏分为哪几部分?能具体阐述下吗?
书画鉴赏首先看作品的画风,即风格对不对。画风主要包括作品的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个人风格即书画的用笔用墨、线条、印章、年款等方面。除此之外,画作的题跋、印章、纸卷、装裱以及已出版的画册等都是鉴定时可参照的辅助手法。作品的时代风格即是要研究这种风格在这个时代里是否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主题、情绪品味。不同身份的书画家作品的味道是不同的,比如宫廷画家的作品表现出富贵,文人画家的作品表现出清高。
《河北画报·置家》:在您的鉴赏生涯中,谁对您帮助和影响最大?
当然是我的几位老师了。徐邦达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上大学时,他给我授课,带着我去做鉴定。还有启功先生,跟从他出国做鉴定时,启功先生对藏品的独到见解,让我受益匪浅。另外还有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等老一辈的鉴定家对我影响都很大,我所学习的就是他们的鉴定方法。
《河北画报·置家》:在您做书画鉴赏的生涯中,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下?
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国家文物局买进的米芾名作《研山铭》。这部习作,我之前看过,也写文章论证过这是真品,但是社会上却有人议论纷纷,说不是真的,我就很生气。如果你有意见,怎么不早说,为什么等国家文物局买下来了,才说是假的?为了维护文物局的的声誉,我连着写了两篇文章(以往只写一篇)进行反驳,在这件事情上,我下了很大工夫。还有一件事,是故宫博物院斥巨资买下的隋朝作品《出师颂》,当时启功、徐邦达等几位专家都认真研究过并确认是真品,然而买回来之后,社会上又有传言说是假的。当时,国家开研讨会请国内各方面专家进行论证,我当时也写了文章进行反驳,几经波折此事才平息下来。我就是这样的人,但凡牵涉到公家的事情,我就一定会站出来说话。
《河北画报·置家》:做为书画鉴定者,您个人欣赏怎样风格的字画?
半工(整)半写(意),不要太写意,也不要太工整,有生动的笔墨,但不要太草率。
《河北画报·置家》:现在社会上收藏投资现象越来越热,您对收藏投资有哪些建议?
收藏首先一定要喜欢。只有真正喜欢书画,才能钻进去,只有喜欢了才能提高欣赏水平,才能看出作品的好坏。而如果本身并不喜欢收藏,单纯为了赚钱,永远搞不好研究,也永远提高不了。其次,要学会欣赏。好的东西,真品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高仿的,也可以欣赏。如果画的不好,即便你名气再大,即便是真品,那也没有太大的欣赏价值。第三、要慢慢把鉴定方法学会。第四、不能泛泛而谈,要钻,要精。熟悉什么收藏什么,喜欢什么收藏什么,求精不求全。精不一定价位高,也不一定是顶尖画家的东西,即便是二流画家的作品,只要是精品,价位不是很高,但是却有收藏价值。所以收藏要少而精。无论是二流画家还是三流画家的作品都可以收藏,但一定要是代表作。
《河北画报·置家》:您对“收藏热”怎么看?
收藏热需要降温。真正的收藏家作为主体进入市场是正常的,但是社会上很多收藏现象都是在炒作,是为了投资或者其他目的,比如当做礼物送人。只有真正以收藏为主体的人群进入了市场,市场才能正常,价格才能正常。
记者手记:在现场互动环节,单国强老师与石市收藏爱好者们相互交流,免费帮其鉴定收藏的书画。单国强时而俯首钻研题跋,时而摘下眼镜研究字画的线条纹理,每个鉴赏步骤都毫不含糊,其鉴赏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遇到好的书画作品时,单国强不吝赞美,遇到赝品,单国强也必坦言分析,有时高度赞扬,有时言辞犀利,其坦率诚恳而又不拘小节的鉴赏风格不断得到藏友们的啧啧称赞。
接受采访时,单国强老师对收藏现状有着独到的见解,侃侃而谈,他潜心做研究,从不随波逐流,言谈间更是针砭时弊。但凡遇到事关国家利益的事情,他必挺身而出,他已不仅是一名收藏家,他更是一名铁肩战士,坚守内心,醉心鉴赏,行至古稀之年,仍不失一身担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