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独者

(2014-05-19 14:59:13)
分类: 生活

自上了大学,学了新闻这个专业之后,看的大多是《新周刊》《新民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闻记者》这些专业性极强的社会或新闻类杂志,而如《读者》《知音》这样的轻阅读杂志则极少翻动了。

上周日去图书馆,游荡于琳琅满目的书架时,眼睛不由自主便落在《读者·原创版》及《读者·乡土版》这两份杂志上。鬼使神差地取下来,用将近三小时的时间读完原创版。内容可读性依然很强,诸多或温馨或哲理的小故事依然深入人心。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回想起第一次阅读《读者》是小学六年级,在大我六岁的实习老师的办公室,随手翻开他桌上那本内页泛黄,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杂志。到现在仍记得,当时读到的那篇文章是北京天桥上一个卖唱男孩的故事。13岁的我,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望,北京,在心里,是一个神圣的城市。

第二次读到《读者》,已是高一了,同桌的女孩每期都会买。那天,她把杂志推到我面前,上面刊登了一个很感人的小故事。依稀记得,杂志的纸张变成了白色,但是那种类似手绘的插图还是唤起了儿时的记忆。

而今,再次翻阅到它,光亮白净的铜版纸在灯光反射下亮得耀眼。轻轻翻动,那薄薄纸张会发出如同玻璃跌碎般清脆的声响。而少年记忆中的素描插图被着上了彩色,或者直接附上一张照片。整本书很轻,很单薄,如果不是封皮上多年未变的“读者”两个大字,我想,我不会轻易翻动它。

一本杂志连续出版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上百年,它承载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或许那年杂志上的内容早已在岁月的漂洗中褪色,然而当年的情感,青春岁月的记忆却如同隐藏水底的浮萍,风平浪静时,便安静地沉睡,但当记忆的微风轻漾,它便探出了脑袋。

年华逝去,物是人非。记忆里,那本散发着淡淡记忆清香,如同午后阳光般布满质感的杂志再也不会有,而当年捧着它走过豆蔻华年的人,却只剩下孤独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慢·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