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映绿水 人在画中游
(2014-05-09 14:10:08)春末夏初时节,赶上一场似是而非的旅行。坐在由导游和诸多陌生人组成的旅游大巴上,一种探险,一种尝试之感油然而生。忽就想起james老师常说的那个词:try,还有我一直欣赏,也一直在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的那个词:adventure。
清晨的阳光清爽而耀眼,碧蓝的天空中,有白云游走,清澈高远。高速公路两旁的绿树总在刹那间被抛在脑后,车厢内,嘈杂的人声,鼎沸。
坐在角落里的自己,像个旁观者,看着他们配合着导游,唱歌、打节拍,偶尔某个女孩刺耳的喊叫,让我忍不住打个激灵。
大概10点钟光景,导游唤醒了睡意朦胧的游客,轻掀车窗帘,“两岸青山相对出”。无需戴眼镜,这里的空气,极透明。不算高的山上,却略显陡峭,些许民居散落山间。借此契机,自导游口中第一次了解到,香港的明星们,喜欢把别墅盖在山上,盖得越高表示越有钱。周星驰的别墅在山顶,刘德华的在山腰,用此来解释“星爷”“华仔”的称谓,倒也有几分意思。而如李嘉诚般的商人则将别墅屈居山脚下,寓意,仍有无限上升空间。
这个位于北京房山区叫做十渡的景区,依山而建,涉水而居,举目遥望,散发出无限金光的弥勒佛静卧山间,用永恒不变的笑容目送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不晓得杭州林隐寺门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弥勒佛是不是也如这般。
下榻于山脚下的天缘小餐馆,四面通透,前后均可观景。常年居住此地的老板和老板娘,清晨应该是被和煦的阳光和啁啾的鸟鸣声吵醒的吧。
三五好友围坐一桌,喝点小酒,品点农家菜,再来几个馒头,夹上几块豆腐乳,谈笑风生间,倒也不觉时光流逝。
每一次新的旅行都会让人怀想起曾经的旅行。闭目静思,第一次兴奋的北京寻梦之行,独自上路的798之行,还有香山、长城之行,无论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发现到最后,旅行,始终是自己的事。
轻漾竹筏
第一站是十一度漂流。三四人一组,换上拖鞋及轻便装备,纷纷跃入竹筏。导游介绍,这里号称“北方小桂林”。两岸山峰突兀险峻,水流平缓,青山碧水掩映成趣。扔下背包,抓起竹竿,和同船的男孩共同掌舵这小小竹筏。竹筏虽小,掌握技巧却也不易。以往在古装剧里,看到船夫独立船头,竹竿一上一下,船只便缓缓前行。身临其境,方知,竹竿需要插入船底,用力向后推水,小舟才可移动,若要转弯,那就是另一番技巧了。
只可惜,这片水域狭小且浅,无法产生苏轼当年“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苍凉感和壮阔感。
熟悉了行船技巧,也不安分地与临船同伴们相互撞击,打打水仗,水面上,波澜涌动,热闹非凡。娴静的姑娘们惊呼着撑起了雨伞。
安静时,大家静躺竹筏上,抬头仰望白云游走,聆听碧波潺潺,耳畔偶有清风划过,远处的天空,或传来盘旋的苍鹰鸣叫。
皮艇探险
告别竹筏,我们踏上了皮艇。切身体验到了皮艇划行比赛的不易。皮艇空间狭小,仅能容纳两人。无论划向哪个方向,椭圆形的皮划艇总是旋转前行,时而搁浅青石满布的河边,用桨轻轻一推,皮艇便继续旋转着前进。
行至水流湍急处,皮艇迅速奔涌向前,平静中也体验到无尽刺激。水流平缓处,仰望蓝天,好不惬意。人生若能寻此山明水秀之处归隐,倒也夫复何求!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处景点叫做东湖港,爬的山叫翠屏山。一路拾级而上,缘溪而行,清澈的水流与我们一路相随。通过导游了解到,此山海拔虽只有1000多米,但极其陡峭。因山形各异,山中景点颇多。摇摇晃晃地越过索道木桥,开始征服眼前这座山。
但凡旅游景点,总少不了沿山叫卖的各种小玩意,纪念品。由山核桃雕刻打磨而成的壁画、挂坠随处可见;水枪等各色儿童玩具、算命、刻字的项链、手链也频频与我们相遇。山上草木葱翠,些许民居如同脱线的珍珠散落其间。一路上水帘瀑、鸳鸯潭等景点吸引了众人聚集。山中林荫密布,在某些路段,竟将阳光遮地严严实实。山路崎岖,石灰岩石阶已被磨得锃光瓦亮。偶尔可以看到用鹅卵石用心摆出的图案花纹,而更多的则是高低不平的石阶。
爬至山间深处,才知,无论是遮阳帽还是遮阳镜都是多余。山是越往高处,越往深处越凉爽。清风拂过脸颊,倒也不觉疲惫。山内极其隐蔽,站在山腰仰望,只闻人声,不见人影。行至“华北第一梯”时,顿有惊慌之感,人工铁梯好似悬挂于悬崖峭壁。我们围着不断上升的石阶转了一圈又一圈,似永远到不了尽头。
一路上,屡次邂逅年迈的老翁老妪,及年幼孩童,更有青年人带着小猫小狗上山。这样的旅途,倒也不寂寞。
行至山顶,四下仰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诸多古诗词跃入脑海。水的秀美,山的壮阔,早已在古人的诗句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诠释,只需感受,无需言语。
忽然看到两句话:“峥嵘两门山,共扼一水秀”,用来形容此情此景,倒也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