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旅行祈祷与爱
旅行祈祷与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41
  • 关注人气: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在篁岭,寻梦“桃花源”(徽州之旅四)

(2014-04-18 15:54:58)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http://s14/mw690/001gT4SDzy6IaEQG4YB2d&690

 

东晋文人陶渊明曾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桃花源记》流传天下。文中描述的那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桃花源曾让许多人为之向往,也成为无数人企图摆脱人间烦扰的“精神家园”的象征。

现代社会,在给人们带来富裕快捷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快速的生活节奏,资源的过度消费,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污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避城市的生活,到山清水秀,远离都市喧嚣的村寨寻找宁静悠然的生活方式;于是,旅行,就成为人们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别让忙碌苍白了记忆,听从内心的召唤,趁现在,趁此生未老,忘记过去,做一回勇敢的自己,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http://s6/mw690/001gT4SDzy6IaESeXDT05&690

2014年的春天,当我踏春出游,来到美丽的婺源,在晓鱅清晨的山坡上,看到了一层层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大地,编织出一片锦绣时,我看到了我梦中向往的地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沿着广阔的梯田继续往前攀援,我来到了一片幽篁竹影掩映的山居村落,周边古树环抱,面前沿着山坡的层次,错落有序地整齐地排列着数百栋白墙灰瓦的徽派民居。清晨的阳光温馨地洒在房檐上,整个篁岭村庄沐浴在一片朝阳里,映红了村子晒架上园匾里五彩缤纷丰收的果实。那一刻,眼前好像出现一幅秋天农村“晒秋人家”的风情画。

站在篁岭的村边,我以为自己来到了梦中的“桃花源”。


http://s1/mw690/001gT4SDzy6IaETvrLW00&690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静卧在石耳山怀抱中的篁岭,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篁岭水口茂盛地生长着80多株天然活化石红豆杉。房前植树,屋后插竹,篁岭村古樟、红枫、香榧林立;方竹、观音竹、篁竹迎风飘逸……飞檐的马头墙上流淌着被岁月风吹雨打的痕迹,幽静的窄巷里,铺着青石条的石板路已经被岁月碾压得崎岖不平。从祖辈起,篁岭古村的村民就养成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他们的阳光雨露,与之和谐相处。每当晴天丽日,家家户户推开自家的窗户,在伸出的横杆上放上竹编的园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用地方,又便于收藏。于是家家户户,房前房后,都成为了竹晒匾的世界。那些曾经沧桑斑驳的马头墙与五谷丰登色彩缤纷的农作物自自然然构成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吸引着无数的人到这里寻梦“桃花源”。

 

撑一柄油纸伞,在阳春的三月,走进徽州,寻找染衣的春色——


http://s16/mw690/001gT4SDzy6IaF2J8Av0f&690


篁岭至今完好的保存良好的徽式古村落格局,赋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风貌及民情民风。篁岭村庄的房屋结构开式特殊,农家一楼大门前临大路,大门后是厅堂;户户二楼开后门可到达更高处的另一大路,二楼前门拦腰上下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用以晾晒农副产品,既不占地也不挡路。晒晾农作物使用竹晒簟,轻便透气,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顶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白墙灰瓦的建筑屋顶之间重重叠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http://s7/mw690/001gT4SDzy6IaF6gbIO46&690

http://s1/mw690/001gT4SDzy6IaF7SQqA60&690

http://s13/mw690/001gT4SDzy6IaF9iIvqac&690
        走在幽静的古巷,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古朴沉重的青石板路上,刻写着沧海变桑田的历史。


http://s13/mw690/001gT4SDzy6IaFKw2As1c&690
    篁岭处处闪烁着民俗风情的亮点,这里有一幅缩写版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近五百米的天街古巷两旁徽式商铺林立,茶坊、酒肆、书场、砚庄、篾铺,古趣盎然。

篁岭晒秋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http://s1/mw690/001gT4SDzy6IaFLQHWUa0&690

http://s15/mw690/001gT4SDzy6IaFOnX662e&690

http://s10/mw690/001gT4SDzy6IaFRq4g9d9&690
        寻觅,向深深古巷中寻觅,幽深绵长的古巷里,是否隐藏着平凡人家的传奇故事?


http://s12/mw690/001gT4SDzy6IaFUnfKzab&690


    篁岭是人文的杰作,家家凿窗采光,户户支架晒物。村民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玉米……成就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作。


http://s13/mw690/001gT4SDzy6IaG32WHWec&690

http://s16/mw690/001gT4SDzy6IaGo0Pddbf&690

http://s15/mw690/001gT4SDzy6IaGp7CXQae&690
        回望,在古老的房檐下,当岁月换了容颜,你是否还在原地坚守。


http://s6/mw690/001gT4SDzy6IaGs4X2t65&690

 

    篁岭是大自然的宠儿,被周边数千亩梯田簇拥,四季皆有各种颜色的呵护、娇宠,稍不留神就会遇到被上帝打翻的调色板,于是乎漫山遍野的粉红、新绿、嫩黄……


http://s9/mw690/001gT4SDzy6IaGRkLry58&690

http://s14/mw690/001gT4SDzy6IaGSDSG16d&690
http://s14/mw690/001gT4SDzy6IaHhOdsxbd&690

http://s15/mw690/001gT4SDzy6IaHjGLM25e&690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