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勋 生活十讲 有感

(2014-03-26 14:18:43)
分类: 读书

这是读过的蒋勋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孤独六讲》。当时惊叹于他深刻的思想,对人性。对生活超乎常人的剖析。

这次读2009年整理出版的《生活十讲》,那是根据他之前在台湾某个广播节目的谈话整理的。读完之后,想起了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也触发了很多。

蒋勋是个思想非常超前的人,他有信仰,熟读孔孟老庄之道,对中外文学、诗歌信手拈来,或许这些都得益于童年的经历:做错了事,就会被父亲惩罚背一首古诗。

想起前些日子重温挑战主持人,李思思凭借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舞蹈的优势走到最后,或许还有诸多优点。昨日,在人人空间看凌婧的文字,古诗词用得恰到好处,而感情饱满。顿时感觉,自愧不如。

如此几件事,联系起来,顿悟,深厚的古诗词积累,是无论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是修身养性的必备之物,是想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妖孽的必经之路。

说起妖孽,刚把新周刊《如何成为一个妖孽》看完。是在在发展,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必须用更加新,更加前卫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成长为一个妖孽,是每位不甘平庸的女性都渴望的事情。

 

新周刊提出来的诸如独立、旅行、冒险等观点深得我心。但是我认为非常必要加上一点,就是深厚的古文学积淀。

作为一个女子,当被赞美有古典美的时候,我想,她会很高兴。古典,是长相,更是气质。

再回来,谈谈蒋勋的这本书。

在谈宗教的时候,蒋勋提到他很欣赏的伊朗导演阿巴斯。讲述他在拍电影时,剧中一个女孩的一句台词是“我爱你”,但是女孩很困难说出口。因为在他们的信仰里,没有结婚的女孩子,是不能对男孩子说“我爱你的”。蒋勋站在一个坚守信仰的有信仰者的角度,说,很多东西必须有底线,很多东西,不会因为你在拍电影,或者不是真实的就改变,他赞美了伊朗人对信仰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郝蕾在《天下女人》里说的,我们的身体或者其他,有什么是豁不出去的。她站在一个演员的角度,表达的是对于职业的热爱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这种对比非常有意思,让我看到,世间太多事,不可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坚守自己,按照自己的对生活的理解,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必被道德或者其他的东西约束。

他们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不同罢了。

在写到对旧物的处理那一段,蒋勋说,十几年未曾穿过的鞋子仍舍不得丢弃,因为它们和身体有某种关联,他们曾经被脚穿过,就有了回忆的味道。

我非常感动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这种体贴入微,但是却又想起,若干个日子以前,自己亲手扔掉的曾经非常喜欢的小马靴。也是非常充满仪式感地写一篇文章来祭奠它。

虽然当时是生活所迫,但即便我拥有一所大房子,我也不会保留着无法再穿的鞋子吧。

但是我会保留信件、饰品或者其他小玩意。衣物或许会送人,或许会找来做点别的小工艺品。

如何处理旧物,是种生活态度,感动之余,也引发思考。

还有给我触动的一个部分,是食物。

怀念家乡的食物,其实是乡愁的体现。

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少有时间静下来,漫漫品味一顿饭。一切都是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填饱肚子,尽快投入工作比较重要。

我自己是吃饭快的典范。饿的时候尤甚。不会细细去咀嚼一粒米,用心体会那种侵入牙缝的馨香,那是带着土地情感,带着收割付出的辛勤劳作的情感。

也从未认真去品味一个苹果表面的红润与光华,轻咬一口,那种或酸或甜的生命触觉。

自己看过许多慢生活的文字,阅过许多与慢相关的电影。也常常认为,慢下来,品味生活。慢下来,体会生活的味道,但是似乎从未做到。

记得曾看过小妍写的一篇文章叫做《美食》。自己也想静下心,好好写写美食,写写生活。

感悟至此,感悟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小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