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5f89b57cg9ce0ca1bf4bb&690
其实本意并没想看《致命伴侣》,但是最近的电影实在勾不起什么兴趣,《将爱》看过了;《武林外传》是因为电视剧演的时候就没怎么看全,电影版的也一定是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没什么意思;还有《青蜂侠》,周杰伦的,虽然喜欢周杰伦的歌,但实在是被之前周董的电影电视剧雷到,还是不冒这个险了;只剩下巩俐、刘德华的《我知女人心》和安吉丽娜朱莉、约翰尼德普的《致命伴侣》,没话说,一个接一个的贺岁档看了这么多国产戏,这次当然选择后者。
看到最后,才明白,原来安吉丽娜朱莉和约翰尼德普演的才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事,之前看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演的应该是“将歌曲进行到底”。
说实话,在看完《致命伴侣》之后,实在不枉费这一次电影票,花的值,比起去年看完之后懊悔的不得了的《大笑江湖》之类,还是不得不感叹,即使剧本再扯淡,人家的还是让人看着过瘾。
讲的同样是爱情的事,不妨将《致命伴侣》和《将爱情进行到底》两部电影做一个对比。
首先剧本。《将爱》是借着原有电视剧的底子为主打招牌,延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其实立意非常到位,毕竟,当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作为第一部主打青春偶像剧牌子的电视剧,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十几年后,再次听到熟悉的《等你爱我》,电影中穿插很多当年的镜头,的确让人有种时空交错的错觉,青春不在的感慨,怀念曾经的动容。但是电影剧本的设计却的确让人失望:三个段落的安排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第一个片段唯美浪漫,第二个现实又无奈,第三个直接弄出了国,挺小资,也挺矫情。虽然三个段落连接巧妙,但是让观众跳进跳出,情感不能延续,并且三段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本还在沉浸在上一个段落中,但又不得不马上切换,只能导致最后什么都记不住,脑海中只回味着那几首像样的歌:《等你爱我》着实打动人,从第一句开始就有种想落泪的冲动;《因为爱情》也是难得的电影里出现的好歌,陈奕迅和王菲完美的演绎让人欲哭无泪。整部电影,要不是有这两首歌曲做铺垫,应该连现在的效果都达不到。
《致命伴侣》则是完全从头到尾一个故事,一个线索。环环相逼,节节相扣,直到最后一刻才真相大白。其实《致》的剧本也很扯淡,整容的结果还是有点不太实际,但仔细想想也无可厚非,科技的发达绝对可以将一个人整的和之前完全判若恋人,即使你已和他相处一年的时间,你也不会认出他来,但即使认不出外表,却能认出心,却能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实在让人感叹爱的力量。单凭这一点,《致命伴侣》已经赢出了一大截,尽管《致》仍有瑕疵,尽管仍有些《史密斯夫妇》的味道,但最后时候的恍然大悟带来的精神上的快感足以掩盖它的弊病。
剧本还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更是基础,单从剧本的角度说,国产片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主题。任何一部电影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的,毋庸置疑,如《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名就是该电影的主题,但事实上,三段,哪段都没人觉得这爱情就能好得了,总是给人这爱情要是摊上就没好的感觉。第一段男的不回家,女的假装清高,暗地里又查来查去,这分明就是疑神疑鬼,俩人没事闲的,有钱烧的;第二段本来很吸引人,两个人通过同学聚会相见,回想之前的时光,的确很有一种时空交融的错觉感,但也是分手告终,最后戛然而止,一个电话将人支到了法国;第三段全是围绕第三者,何洁是第三者,李亚鹏也是第三者,这哪是将爱情进行到底啊,分明是爱情就是个乱套的东西,别沾上,没好。
而之所以说《致命伴侣》讲的才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事,是因为。。。你看了就知道了。
最后演员。实在大爱约翰尼德普,《致命伴侣》里的演出,完全找不出任何《加勒比海盗》《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影子,相反,安吉丽娜朱莉,始终还是有点在看《史密斯夫妇》的感觉。
徐静蕾的演技还是很实力派的,李亚鹏。。。还是下一话题吧。
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了100亿,实在可喜可贺,本来说今年才能实现100亿的目标,在去年就已达成,足以看出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但是数字背后的虚假繁荣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每年数百部电影,大部分还是亏损,只有少数盈利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人必须正视的。我想,商业化电影,不应在最初筹备时便只盯着票房,那样只会让形式化更加严重。而重要的应该还是内容,情节,主题,观众不是傻子,能区分电影的好看与否。导演、编剧、演员是否真正的在用心做电影,观众也能通过作品一目了然。
千万不要被铜臭味冲昏了头脑,只有真正的用心,才能打动人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