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教师黄献磅:课堂艺术的演绎者

(2012-11-01 11:09:19)
标签:

宝钢杯

黄献磅

教书育人

福建

龙超凡

分类: 通讯精选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教师黄献磅:课堂艺术的演绎者

 

     执教27年来,他所带的每届学生数学成绩均名列前茅。他连续10年担任班主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家访。

 

     课堂艺术的演绎者

 

     本报记者 龙超凡

 

     课堂上,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激情澎湃。他的课堂总是奇异迭现、精彩连连,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他先后带了12届高中毕业班,所带的每届学生数学成绩均名列前茅。从教27年,他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连续10年担任班主任,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家访。他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教师黄献磅。

 

     把时间精力用于备课和上课

 

     1985年,黄献磅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厦门市同安一中任教。至今,黄献磅对第一次上讲台的情形仍记忆犹新:“由于没有经验,当时我特别紧张,学生们鼓励我,给我打气,这让我非常感动。”

 

     “刚上讲台,自己对教材吃得不透,于是每天晚上都要认真备课,并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背下来。”黄献磅说,他下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帮助学生把一扇扇窗户打开。”

 

     “要做到在讲台上自由挥洒,就要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懈坚持。”黄献磅说。在外学习交流时,只要看到不错的题目他就兴奋不已,若没有办法立即记下来,他就用相机拍下来,回家后再整理;平时看书看报,一有收获就分类整理保存到电脑里。

 

     一有时间,他就仔细琢磨电脑里存储的那些题目,结合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深入思考。有些老师热衷编教辅,而黄献磅一本都不编。他说,承接任务后,就要花大量时间去做,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肯定会影响备课,影响第二天上课。

 

     惜时如金的黄献磅,只要有业务学习提高的机会,就不会放过,即便比较艰苦的各级考试命题工作,他都愿意去。2006年4月,黄献磅参加全国高招福建省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历经50多天完全封闭,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卷质量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即使是在出备用试卷,他依然一丝不苟,和其他教师一起仔细斟酌每一道题。那一年,适逢福建建瓯发大水导致高考被迫延期,备用试卷正好派上了用场。

 

     如今,黄献磅是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今年暑假前,他给学生上最后一节课,下课后,学生们纷纷拿出笔记本,排队走上讲台请黄献磅写一句话并合影留念。高二年级文理科分班时,没能分到黄献磅班上的一名学生,因心里难过打电话给他。黄献磅在电话里安慰他说:“人生有缘分在一起坐一会儿就很好了,我与你们待了一年,觉得此生足矣。”

 

     追寻与别人不一样的课堂

 

     27年来,黄献磅共带了12届高中毕业班,所带的每届学生数学成绩均居厦门市前列。更让人称道的是,如此好的成绩并不是靠“题海战术”取得的,而是靠精彩的教学。有人如此评价黄献磅:“他是课堂艺术的演绎者,他在课堂上能让枯燥的数字、抽象的空间演绎出玄妙和神奇。”

 

     厦门市学科带头人陈海峰如此评价黄献磅的课堂教学:“他的课堂教学已经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妙语连珠、激情澎湃,他的课堂奇异迭现、精彩连连,他的课是一道道风景、一个个经典。”

 

     黄献磅注重发掘数学历史、数学文化以及结合现实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既体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又体现数学的通俗性、趣味性。讲数列时,他会讲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和国王的故事;讲平面垂直时,他会让学生思考几十层高楼大厦的墙壁是怎样建起来的?讲概率时,他会告诉学生抽奖是怎么一回事;讲极限时,他会讲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真正让学生充满激情、愉快地学习数学。

 

     “我想追寻跟别人不一样的课堂,今天跟昨天也不能一样。而且,我希望自己的课堂不完全是数学课,不能从数学到数学。”黄献磅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把课上好,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你这个学科来,这是教师走向成功必经的一步。”

 

     学生乐于接受的成长导师

 

     从1985年起,黄献磅连续10年担任班主任,他把育人放在了第一位,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家访,“不真正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教书育人就会漫无目的,就会无的放矢。”

 

     1987年10月2日,黄献磅来到厦门市莲花山深处的学生张亮(化名)家中。平时,张亮有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经常和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并且屡教不改。当黄献磅推着自行车在崎岖山路上艰难跋涉6个半小时到达张亮家时,张亮与他的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张亮紧紧握住黄献磅的双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黄献磅望着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轻轻问张亮:“想走出大山吗?”张亮没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后来,张亮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考上了如意的大学,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

 

     1998年9月,黄献磅接手一个高三班级时,班上有个学生兴趣广泛但学习上却抓得不紧,成绩已经跌至班级最后一名。在高中毕业会考中,该生多科成绩不合格,几乎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黄献磅反复找这名学生谈心,耐心开导他,为他鼓劲,对他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慢慢帮他找回了自信。最后,师生两人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生从班级最后一名到高考时以586分的成绩考上了本科院校。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3名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是全班倒数,但是因为黄献磅的发现、挖掘而崭露篮球天赋,从而翻开他们人生新的一页。

 

     作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成长导师,黄献磅有与学生交朋友的妙招。他发现学生都喜欢周杰伦,便找来他的歌仔细听,果真听出了味道;他知道学生热衷日本动漫,便找来多部经典动漫影片观看,并和学生讨论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借此机会,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黄献磅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盲目的关心和爱护并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喜爱。只有真正去理解他们的个性和喜好,才有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1日6版 

 

 阅读延伸:

【采编后台1】黄献磅:能做出事情的人内心很强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8cd9201017y0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高原小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