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1000公里的几点感受

分类: 心智成长 |
第二,跑步要有规律。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表现最好时我每周跑步7次,而就在11月份前我已经2个多月没跑步,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每周保持固定的频率会让跑步变得轻松愉快,可以选择每周跑步3次、5次或7次,总之适合自己就好。相反,如果跑步没有规律,例如这周每天都跑,下周一次也不跑,这个月跑20次,下个月跑2次。如此混乱的节奏会让身体感到痛苦。以我自己为例,本来可以轻松跑完10公里,当我休跑2周或1个月后,重新奔跑时我会感到很累,仿佛又回到原点,我不得不从3公里5公里开始训练,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10公里。希今后跑步时在这方面能有较大改善。
第三,要让跑步变得有趣。给大家推荐两款跑步APP:咕咚运动、NikeRunning。这两款是目前用户量很大的跑步APP。我一直使用咕咚运动,它能够追踪运动路线,记录运动数据。把咕咚运动安装在手机里,跑步时打开,每跑完一公里它会有语音提醒,比如“你已经跑步1公里,用时多少分钟,加油吧。”在咕咚运动首页你可以看见跑量总成绩,当这个数字越来越大,你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它还会根据你的运动量颁发相应的奖章,比如迈出第一步、慢跑5公里等等。它还具有分享功能,你可以把每一次的运动数据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分享出去会有小伙伴为你点赞、鼓励你,当你获得别人的正反馈后你会更加有信心跑下去。另外,让跑步变得有趣的方法是加入跑步社团与跑友们一起奔跑,这样你会跑得更快,跑量更大,而且相对轻松很多。还可以设定阶段性的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给予自己奖励,比如一顿大餐、一套运动装备等。荀子在《劝学》里有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如果没有借助一些外力让跑步变得有趣,我未必能够坚持下来。
我在去年5月12日写的一篇文章里提到每周跑步目标是5公里,那么一年就是260公里,10年就可以跑2600公里,而实际上我一年半就跑了1000公里。我第一次跑步,只跑了2.5公里就跑不动了。那时我觉得跑5公里太困难了。当我能跑5公里的时候,我又觉得10公里太困难了。当我能跑10公里的时候,我又觉得15公里太困难了。跑步前大半年时间里,我的月跑量从来没有突破100公里,今年一月份第一次突破100公里。1月27日,第一次奔跑13公里。3月2日,第一次50分钟内跑完10公里。3月8日第一次奔跑15公里。3月15日,第一次奔跑21公里。刚开始认为不能做到的后来竟然做到了,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范围。
希望自己今后能够不为成绩所累,不为伤痛所扰,健康快乐地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