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博客里面,我不愿意提及和钱相挂钩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说的多了少了都是麻烦,更或许会因此过度暴露隐私。但是最近给我父母安排去挪威的旅行让我对“钱”的这个概念,有了点看法。因为我和北极熊在对待父母与钱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和西方人谈婚论嫁,提不上说是要彩礼这种话,或许从我嘴里是说不出来的。
19岁那年认识北极熊,我人生中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最重要的年龄,北极熊不断向我灌输一种概念:父母挣得钱是父母的,现在他们无条件的供养你(熊猫)只是因为他们好心肠。
所以我感激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起,或许只因为我看到我在挪威的公公婆婆过得是怎么样的生活--没有负担子女的压力,对他们来说钱就是用来花得。儿子问老子要的钱,老子都一笔笔记住,年后要算账的!
23岁北极熊买房子,没从父母那里拿一分钱。他说银行的钱就是用来借的。 中国哪个妈妈爸爸能舍得孩子这么做? 我想我父母不会。。。
开始谈婚论嫁之时,我的父母像是全中国所有要痛哭流涕把女儿嫁出去的妈妈爸爸一样为准备了一份礼金。我开始拒绝着,认为结婚是我和北极熊的事儿,再苦再难也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后来母亲对我说:“你去(挪威)还要上学,还要花钱啊。。。”
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最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的或许就只有中国父母了……
西方父母在家吃鱼吃肉,孩子们在外面吃糠咽菜,打工赚钱以供上学;中国的父母在家吃糠咽菜,中国的大学生们在外莺歌燕舞。
妈妈爸爸7月份去欧洲两个礼拜,一个礼拜在挪威,一个礼拜在意大利。给父母买机票买的晚,又买的是不同进出国的机票,机票贵的有些不正常。
7月又是意大利著名景点的旅游高峰,酒店的价格和意大利的物价相比有些贵的离谱。凭我和北极熊两个寒酸的人,今年结婚这么一折腾,本就可能没有多余的钱支付去意大利的费用,因此我的父母慷慨的支付我和北极熊一行去意大利的全部住宿费用。美其名曰:送我们“意大利蜜月套餐”。
北极熊知道我父母要送我们“蜜月套餐”,惊得说不出话;又告诉他我这边父母可能会给钱,北极熊更是惊得一时没缓过神。他不明白我们的婚礼他们为什么要给钱?和我未来公公要送我们洗碗机相比,这差别也忒大了点。
我半开玩笑对北极熊说:“你的中国媳妇,不小心是个绩优股”。
前段时间开始正式计划我们的旅行时,问及父母在欧洲旅行期间吃饭的问题,北极熊很当然的说,我们可以付一顿,下次就是你父母啦~
他说的很当然,因为北极熊成年后和他的父母在旅行时,他们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按照我们传统的想法,这却是多让人失望的回答啊。千里迢迢,匆匆忙忙为了我们的婚礼而去,却被未来的女婿这样“招待”。
我说:“We have to be nice to my
parents."(我们得对我的父母好一点)他却回答:“支付账单就意味着对他们好?”
我们之间对“好”(nice)的理解相差千万里。。
我对北极熊说:中国的父母付出的比西方父母多,同时他们内心渴望得到的也会比西方父母多。所以作为东道主我们一定要支付父母吃饭的费用!至少我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吃饭买单是个重要的事儿,总是意味点什么。
北极熊似懂非懂,我知道他一定不会理解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这么付出,也不会理解所谓希望得到更多的含义。但是从那刻起,我知道他接受了原本不属于他的文化,因为他开始为我的父母订在意大利旅行的火车票,说我们会要为你父母做好一切准备,但是如果你妈妈爸爸要买给中国朋友礼物,我们可能买不起,除此之外我们支付其他所有费用。
我很感动。感动不在于他要支付多少钱,只是知道他因为爱接受了一种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