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秋谈感恩
(2010-09-24 00:50:35)
标签:
中国
北极熊
月亮
筷子
生活能力
|
分类:
留学东瀛
|
一直以来想说说感恩,但是单独拿出来说这些又觉得或多或少有些做作。
昨天是中秋节,月亮出来之时我并没有特意拉开窗帘去看月亮。 国外的月亮到底比不比中国的圆,也不愿意做以考证。
看到月亮就想到了家,想到了家人。
和北极熊交往之前,我和很多80后一样,觉得问父母要钱是理所应当,花父母的钱也是花的理所应当。
北极熊,我的男友。 挪威人。25岁。
和我一样,也是80后。
认识了北极熊,知道了他十几岁的时候每天早起到超市摆货架赚零用钱,他18岁离家服兵役没几天,他的房间就变成了他父亲的办公室,23岁回挪威工作的时候贷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公寓。为了付首付,从外公那里借20万。
借,就是借。 每个月拿到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都要按时往外公的银行账号付款,并且按照他们协商的,北极熊还另附一点点钱作为借款利息。
或许你会以为这家人的关系很不亲密吧,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外公对我们这些小辈都很好,小辈每个周末都到外公家里去,或者请外公来家里吃饭。 此番举动,在我眼里印证了中国一句话“亲归亲,财归财”。
给钱并不代表爱。。。。。。
还有一直在我博客里提到的筷子先生,他16岁离家到卑尔根求学,第二个礼拜他的房间已经变成了他父母的娱乐室,里面有健身器材和一个投影仪。
现在筷子先生每次回家都是睡沙发的,因为家里没了他的地儿。
所以我和挪威的朋友说起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结婚要买房子的时候,朋友会睁大眼睛说中国的父母真是好心。。
(So kind)
这样看来西方的父母其实是有些残酷的,但是当我提及我的想法时,北极熊和筷子先生却对此表示理解。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父母已经做得很好了,并对父母抱有极大的感恩之心。
在资金的投入上,和中国的父母相比,西方的父母投入的的确很少。
我们当然可以理所应当的解释为欧洲良好的福利待遇,但是与此相反的,我却更加看重从小北极熊父母便培养他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我周围,不乏见到些因为从父母手里不能如愿拿到很多钱,或者父母不能满足要求时而对父母大吼大叫一些人。一起来留学的同学,有的每个月用钱的时候才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的。
父亲的同事因为拒绝给儿子买那双贵的达到了大连市最低收入保障的鞋子,而被儿子大骂“你们没钱就别生我”之类的话。反倒父亲的同事因为觉得没有满足儿子而愧疚。。。。。
看到筷子先生家里布置齐全的娱乐设备,父母在孩子离家后陆续都换了新车。。。
看到这些,我不禁要问自己,如果我的父母没有为我投入那么多,我的家里的娱乐设施可能比筷子家要齐全,我家里的车子可能要换更好性能的。。
从那时开始,我便开始认为父母对我的付出是我应该感激的。
应该抱有感恩的心看待父母对我做的。
其实他们没有必要为我投入那么多资金去留学,其实他们没有必要为了我的点点小事而挂念,更是没有必要为了我的恋爱替我买单。
其实有太多太多他们没有必要的付出。
但是因为有了我父母对我的付出,我站在了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因此我感谢我的父母。
我现在没有能力用物质来补偿我的父母,但是我要让我的父母知道,我的感恩之心。
也想告诉我的后辈们,看我博客的准备留学的学生们,无论父母拥有多少财产,那都是父母的。
父母肯花钱付出,那是他们心好,其实不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对朋友也一样,很多事情不是他们应该为你而作。
所以如果他们为你而做了什么,就要感恩。。。。。
噼里啪啦说了一堆。
祝大家秋天快乐,注意加衣保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