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2022-06-10 18:37:52)| 分类: 11、护士心声(自传、心得) |
在五月的尾巴,我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实习的第一站则是免疫科,联系到所学过的免疫系统疾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随之想到学习时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于是带着满满的激情去到了免疫科,我被分到了甲组,每天去查房给病人测量基础生命体征,我就一直观察,想根据病人们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病人们的病情。因为对当时学习的时候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感兴趣,所以我尤为关注。但是我发现很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并不是都有皮肤的表现,他们更多的是神经系统的表现和关节的变化。在观察病人们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更多是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同性,都会造成关节的畸形和疼痛,由于分不清这两种疾病所以特意查了资料,知道了两种疾病的疼痛会在不同的时间发作尤为明显。由此,我也更了解自己,原来我对疾病是很有兴趣的。
在学校,我们学习的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由于时间有限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可能全部系统讲解,所以学习的知识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医院的努力下,我们通过直播的方式学习了来自不同医院的优秀的医生护士前辈为我们讲解了慢性病智能化管理的一些知识。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属魏正宗教授关于脊柱关节炎的的讲解。脊柱关节炎在上课时讲解的不多,从疾病的名字来看可以判断此类疾病多半以背疼脊柱疼为主,但是当魏教授讲出很多病人多以虹膜炎为首发临床表现时,我知道了不能以我们常规的想法来看待临床病例。这是需要我们刚到临床所要改变的思想,虽然我们课上可能学了很多关于疾病的一些临床表现用药,但是临床上的病人可能不止一种疾病发病的表现也不同,所以我们应该要改变我们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快适应临床更快的投入实习生活。
在今天直播当中,华西医院的刘毅教授在“慢病管理助推风湿病临床与新技术研究“中也提到了关于慢病病人的心理相关问题。慢性病多为进展缓慢可治疗但不可治愈,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因为在临床上看到很多的慢性病病人,他们大多数人是有自理能力的,但是这些病人多为老年人,并且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住院,儿女很少陪伴在身边,他们有些能用智能手机的还好可以看看手机打发一下时间,但对于多数老年人仍用的是老年机,他们有时会看看电视多数时间则是对着天花板发呆。我们应该是与病人接触最多的了,对于这类病人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和他们聊聊天多关心关心他们。
今天协和医院的张春燕老师在会上着重讲解了风湿病慢病管理的专科护士的培养。之前在学校也经常听到专科护士这几个词。专科护士的发展在美国较我国更加成熟,但是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来看,专科护士的发展是有一定必要的,“术业有专攻“有专门的方向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更有利于科室的发展也更有利于帮助病人治疗疾病。
对于我们刚来到临床,临床的一切对我们来讲是即新奇又恐惧,但其中更多的可能是迷茫,不知道未来的方向,但是听了今天张老师关于专科护士的讲解,使我对未来的道路更加的明晰。很感谢有这次的直播,不仅了解了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也学习到了关于慢病管理的新技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