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十四篇•《黄帝内经》记载的性与生殖疾病

(2009-04-16 23:35:33)
标签:

健康

两性

女性

生殖

公益

读书

文化

生活

历史

优生

杂谈

社会

教育

分类: 性健康

第二十四篇•《黄帝内经》记载的性与生殖疾病

①勃起功能障碍(阳萎)发病机理的阐述

《黄帝内经》中称勃起功能障碍为阴痿、筋痿、阴器不用、不起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其发病机理进行阐述,认为本病是不知七损八益,性行为不节,阴阳失调而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指阴阳)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六十,阴痿”。《素问·痿论》亦有所论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作筋痿”,明确提出心理因素、性行为过度是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灵枢·经筋篇》谓:“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可见,本病的病因与足厥阴经病多有相关,并且与肝的病变相关。

②首次记载了男性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症

《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记载了“天宦”一病,其临床表现为性器官发育不全(宗筋不成)及没有胡须(唇中不荣,故须不生)。这与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表现极为相近,即症状起自性成熟期,患者第二性征不发育,而腋毛和阴毛稀少或缺如,外性殖器官保留婴儿型,无痤疮,发际不上移,声音尖,臂展超过身高,下身(耻骨联合至足底)长于上半身(头顶至耻骨联合)等 [30]。可见这个“天宦”当为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并认为其病因为“任冲不盛”,“有气无血”。

③疝的分类与诊断

疝,是指前阴肿胀疼痛,或痛引少腹的一类疾病。《素问·长刺节论篇》中说:“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这里的疝指腹中痛,但这种腹中痛往往是前列腺炎症引起的放射状少腹痛。《黄帝内经》将疝分为七类,“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素问·骨空论篇》),即心疝、脾疝、肺疝、肝疝、肾疝、狐疝、痜疝,其中狐疝、痜疝与性器官有较密切的关系。《灵枢·五色篇》中有:“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yuán)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狐疝是指阴囊偏坠胀大,时上时下的一种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和交通性的睾丸鞘膜积液;  阴即痜疝,指阴囊偏大,多指寄生虫病(如淋巴丝虫病)及其它因素引起淋巴回流不畅而使阴茎、阴囊象皮肿。《素问·缪刺论》中说:“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灵枢·经脉篇》指出:“是动则病……丈夫   疝……。足厥阴之别名蠡(lí)沟。……其别者,结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睾肿卒疝。”可见,本病指子痈,即现代医学急性附睾睾丸炎及慢性附睾睾丸炎等疾病。

疝的诊断,首先从症状入手,即小腹痛、睾丸痛(卵痛)、阴茎痛等,这当为问诊的内容;从望诊上,“色在于面”则主“小腹痛”,人中色见(圜直)则为“茎痛”,在人中上半部者为阴茎根部疼痛(高为本),而在人中下半部者为阴茎头疼痛(下为首);从切诊上,“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提出,寸口脉沉弱的脉象主疝痛。

除了男性疝痛之外,也提出了女性之“疝”,“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素问·骨空论》),即督脉循行,是起于少腹下髋髀大骨的中间,在女子督脉循行入尿道口,然后别出一支循阴户会合于会阴部,绕行于肛门,所以督脉病则为疝,女子亦可为之。并且,女子之疝的相伴症状还有不孕、排尿困难和痔疮。“厥阴所谓痜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是也。……故曰痜疝少腹肿也。……所谓痜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痜癃疝也”(《素问·脉解篇》),这也是女性“疝”的描述。

④阳缩的记载

阳缩又称之阴缩,为男女性器官向腹内缩入。后来人们又习惯地将女性乳房及外性器官内缩称之为“缩阴症”,把男子阴茎、睾丸和阴囊内缩称为“缩阳症”。《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灵枢·经筋篇》谓“足厥阴之筋,其病……伤于寒则阴缩入。”《素问·厥论篇》中也提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阴缩肿……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明确指出了本病是因足厥阴肝脉受寒所致,并提出“泻之”、“补之”、“以经取之”的治则。阳缩病大多具有发病突然,阴茎睾丸内缩伴有少拘急据烈疼痛等特点。所以,本病实为肌肉(包括骨骼肌和平滑肌)的拘挛,而性器官最终并非能真的缩入腹内,往往与癔症发病相关。

⑤小便频数、遗尿的记载

小便频数与遗尿等,虽然是泌尿系统的症状,但也往往与性器官疾病相关,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素问·痹论篇》中说:“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小便数。”《素问·腹中论篇》也说“其气(指风寒之邪)溢于大肠而著于肓,……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痛。”《素问·咳论篇》中指出“膀胱咳状,咳而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等等。《内经》对此症记载较多。从上述可以看出,小便数与肝痹相关,现代医学的慢性前列腺炎多有失眠、多梦、夜卧则惊等精神神经症状,且多因情志变化而引起,亦多有尿频之症,而风寒之邪外侵又是前列腺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咳而遗溺”一般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和多产妇女。前者多为充溢性尿失禁,多癃闭、尿频与遗尿同时出现;而后者多为压力性尿失禁。

⑥记载了妊娠诊断及不育症

《灵枢·邪客篇》中说:“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显然这种天人相应的推理虽然提出了事实,但没说有明问题,于是《素问·骨空论》中进一步说:“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此生病,……其女子不孕。”认为女性不孕的发病与督脉直接相关。

关于妊娠,《内经》亦有许多论述。首先是在妊娠的诊断上,《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妇人手少荫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灵枢·论疾诊尺》中说:“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这些脉象都说明肾脉经气充盛是妊娠的重要征象之一。而在《素问·腹中论》中还谈到了脉与症结合诊断妊娠,即“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所谓“身有病”即指早孕反应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而脉象却并不表现出病脉来。第二是妊娠期间的伴随病症的诊断。《素问·奇病论》中记载“人有生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认为胎儿长大压迫胞络,是导致孕母音喑的原因,不需治疗,可待胎儿足月分娩后自愈。第三是妊娠期间用药应注意的问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首次提出了如何处理妊娠期间治病与最大降低对胎儿的毒副作用的关系。提出妊娠期间是允许遣药治疗的,但用药后的分寸在于“衰其大半而止,”否则要伤胎,在该篇中还涉及到不良气候通过对母体的影响而导致“孕乃死”的现象。

⑦其他

《内经》中还记载了其它有关性疾病的记载,如《灵枢·经筋篇》中记载“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伤于热则纵挺不收……实则挺长”,即阴茎过度勃起。《素问·痿论篇》中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及为白淫。”“白淫”即男子滑精,女子前庭大腺分泌过旺。《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酸。”这里没有带下的名词,却是带下病机的论述,指出了带为阴津所化,带下病是由阴阳不和所致,而带下过极,耗损阴津,就会使身体虚赢,腰背痛而胫酸。现代医学认为带下多与阴道感染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