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鲁班豁

标签:
鲁班豁奇石宝库 |
分类: 云游天下 |
听说太行山下的林州市又开辟了一方山地公园,我们几位文友便相约前去游逛。
悠悠闲闲一个小时,我们的车子下高速,穿林州城区,在城西红旗渠畔停了下来。红旗渠流到此处已经是支渠了,渠道从山脚下流过,清清的渠水悠闲地流淌着,让人很是羡慕。而渠岸上方,过石桥,就是山地森林运动公园了。
放在以前,这山坡林地,只适合长树、生草,可谁知稍加整修,就整出了一方休闲佳地。所以,按说城市到这里就扩不动了,但不想城市长了脚,竟然上了山。于是,市民们就多了一方休闲的场地,外地游客也有了一处不用出城,抬脚就能登上大山的场所。
既然这么方便,周边也就多了摊贩商家,来来往往的人稍微消费一点,就能创造可观的利润了。所以,我们一到此处就赞叹当地领导的高明之处,这真叫靠山吃山哪,既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又有经济效益。
在林州,鲁班豁可是大名鼎鼎的标志性景观。太行山本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可从林州城向西北天际眺望,巍峨绵亘的太行山巅却有一“U”型巨豁,形似城门倒立,状若神工凿造。相传,昔日鲁班曾途经林州地界,见山前干旱地裂,民心沸煮,而山后却是碧波涟漪,遂起引水拯民之念,便手抡神斧破山成豁。顷刻之间,滔滔山水顺豁东泻,成巨瀑飞流直下。山前村民赶紧引水灌田,颇得其益。后世人因感激先师恩德,便称此豁为“鲁班豁”。后来,山水日见枯竭,该豁又成了豫晋两省的交通要冲。
沿山地公园里的石板小径,便可以登上鲁班豁。
我们到达时,是下午两点,天气薄阴,比较凉快。园子里游人不多,闲逛了一会儿后,我们就有了往返一趟鲁班豁的想法。我们的立足地海拔大约700米,鲁班豁海拔大约1100米,要登上去需要拔高约400米,活动量并不大,正常速度来回也就两个半小时。山上再玩上一会儿,下得山来天色还不晚。
一上山,我们就感受到了大山的高明来。
一坡的植被那么茂盛不说,此时刚进仲秋时节,秋色已隐隐约约在林子间显现出来了。我们都能想象到,大山一定在暗暗调配着染缸,在等待最佳时机,一夜之间染红山林了。
不过,我们的注意力却没在植被上,而在山道上、山道旁的太行奇石上。

你看那石头,真是太奇特了,花纹各式各样,整个一山的艺术品。太行山之所以气势巍峨,被称为北雄风光最盛处,就是因为全山到处悬崖高耸,陡峭挺拔。因为地质构造特别,这里青岩层叠,犹如一本无比厚重的经典书籍一样,每一页都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宇宙的密码。
而从那崖体上剥落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块,也显得各有个性,自成一体,特色鲜明。友人文学功底深厚,形象思维发达,擅长想象。每走几步就会盯着地上、路旁的一块石头发一番感叹,并描绘出自己看到的景象来。这里一张抽象画,那里一幅大篆字;这石头上有浓缩了的太行山水,那石头上有形象化了的世间百态。仿佛这山间,就是一个小世界一样的奇妙。
我们于是边走边叹,感觉这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其神奇实在是人力遥不可及。本来,一位搞书法的文友说好跟我们一起来的,临行前他突然有了事,没来成。我们都说要把这处处皆是的石头书法纹理给他拍照发过去,让他从中吸取一下天地灵气,临摹一下自然书帖技艺,进一步提升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