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

(2017-05-24 23:38:12)
标签:

鹤山小学

八德教育

国学落地进校园

礼仪入学式

九十度鞠躬礼

分类: 深度校园

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

 

——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突然深刻理解“礼多人不怪”——鹤壁市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有感

晨风习习,朝阳灿烂,晴空蓝蓝,白云片片。远处青山含黛,眼前校园净洁。在悠扬清脆的音乐声中,鹤壁市鹤山小学迎来了新的一天。大门内,东西两排礼仪生身佩绶带在迎宾。他们在迎接谁呢?本校老师和学生。

只见所有进门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向着校门内远处教学楼前的国旗行鞠躬礼。不管中高年级的大孩子,还是低年级的小孩子,一律都是九十度鞠躬,是那么自然,不含一点做作。老师们陆续来了,迎宾的孩子们向老师问好,并集体行九十度鞠躬礼,老师也是自然大方地九十度鞠躬还礼,仍然是那么的自然。师生们陆陆续续而来,这个“礼仪入校式”也进行了半个小时。

这是在鹤山小学举办的“中原地区国学落地进校园峰会暨鹤山小学‘八德教育’成果展”的第一项展示内容。一大早就赶到现场观摩这项仪式的我,一时之间无限欣慰。这次活动名为“国学落地进校园展示”,“国学”的内涵无比丰富,博大精深,而到这里还真的落地了——就从一个小小的鞠躬礼开始落地了。你看那些师生们鞠躬鞠得多么认真,我甚至都觉得他们鞠得十分自豪,十分神圣。当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涌上了这么一首小诗:我满含欢喜地看着/一个个鞠躬礼/唤醒了/每个人心中/为人的神圣感。

是啊,教育从本质上说不该是灌输,而应该是唤醒。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良知,唤醒学生心中迷失的神圣,唤醒学生心中遮蔽的阳光。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而是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在,都有良知,都有万道霞光。只不过,常人心中的圣人、良知、霞光是被遮蔽着罢了。而教育者的神圣职责绝对不是把知识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就完事了,而是把孩子们心中的良知、圣人、霞光唤醒,让他向善厚德,让他走向神圣,让他阳光灿烂。

这需要一个抓手,需要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乾坤大挪移”之法。其实也不复杂,一个小小的鞠躬礼就让鹤山小学师生做到了。而向国旗鞠躬,向老师鞠躬,向同学鞠躬,正好也能开启走向“八德”的光明之路。哪“八德”呢?就是鹤山小学正在推行的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循规。会鞠躬了,鞠躬成习惯了,谦卑就来了,礼貌就来了,感情就来了,感恩就来了,这样的人还会做不到“八德”吗?

所以,鹤山小学这个“礼仪入学式”刚刚坚持了半年,学校校风就大为改观。不用说师生风貌大为改观,就是学生家长的素质也明显提高了。据鹤山小学的窦文军校长介绍,以前学校只要一布置学生统一订购校服的事宜,就有家长告乱收费。现在,孩子们的素质提高了,懂礼仪知规范会孝敬父母了,学校要统一校服的通知一下发,不但没有人告状,家长们还要求冬夏装都给孩子订两套,以便轮流替换穿洗。

学生入校完毕后,我们又紧接着参观了学校各班的“道德班长”交接仪式。各班每天一个同学担任“值日班长”——鹤山小学称 “道德班长”,负责监督、引导班上孩子一天的言行,提出自己的管理目标,第二天上午上课前总结优劣,并和下一位道德班长进行交接仪式。交接仪式,依然少不了互相鞠躬的礼仪。看着看着,我突然又想到了几句顺口溜:礼多人不怪/礼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如若礼仪丢了/人竟然不怪/这一定是模糊了/人与动物的分界线。

不是吗?人类生活的场所之所以能称作“文明社会”,不就是首先表现在人懂礼吗?如果说人能直立行走是其能够高贵起来的一个基础的话,那么人能够谦卑地主动弯下自己的上身,更是其高贵的一个标志,因为他已经懂礼了,懂礼即意味着懂得了尊敬、尊重,意味着有了敬畏心。《管子•牧民》中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就会灭亡。其中“礼”就排在第一位,足见“礼”对于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现代社会还有礼吗?家庭还有礼吗?学校还有礼吗?如果真的有礼的话,社会还会“礼崩乐坏”吗?家庭还会失去伦序吗?学校还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学生吗?每个人也都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离开“礼仪”有多长时间了?常说“礼多人不怪”,因为人就是“讲礼”的生命,人与人之间是要靠“礼仪”才能维护正常关系的。但可怕的是,现代社会中“礼”却丢失了。更可怕的是,“礼”丢失之后,很多人却不感到奇怪了。相反,一旦有人提倡礼仪规范时,很多人就会感觉奇怪了——觉得那是多此一举。而“礼”丢失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只有靠金钱、利益来维系关系了,甚至家庭之中父母子女之间都成了金钱关系。我们不是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很多家庭的孩子上了大学后,除了要钱时给家里打电话、发信息外,平常根本不会主动问候一下父母,这是典型的礼仪教育缺失后的恶果。

我不想多说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行动,是将传统礼仪道德规范一点点落地并让它生根的行动。我想,就从一个小小的鞠躬礼开始把,因为礼多人不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