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安阳的成语典故(11)——文峰何以能耸秀?

标签:
文峰耸秀独特之处文化内涵礼仪之邦文化之邦 |
分类: 语文教师专业空间 |
文峰何以能耸秀?
文峰塔位于安阳市古城中轴大道——文峰中路西端的天宁寺内,天宁寺建于隋仁寿年间,寺中的塔修建于后周广顺二年,距今已过千年岁月。此塔早年称天宁寺塔,清乾陵年间,时任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修葺天宁寺,他认为此塔与南边的孔庙遥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字,于是此塔得名“文峰”,一直沿用到今。
天宁寺虽历史悠久,但历代的修葺已覆盖了寺院原本的沧桑,只有文峰塔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让人们的思古幽情有了可以寄托的形象,“文峰耸秀”也成了古城的一大景观。
文峰何以能耸秀?首先在于她的独特外观。
安阳文峰塔是砖木结构密檐式佛塔,通高38.6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体平面为八角形,塔身自下而上逐层增大,塔檐逐层外展,形成了上大下小的伞状外观。
世界各地之塔,一般都是下大上小,然而安阳文峰塔却是上大下小,颠覆了人们心中塔的一般形象。然而,这又不是恶作剧式的故意做作,而是遵循建筑规律的一种创新。正因为这样独特的造型,才让文峰塔有了“南北丛林冠寺塔”的称号,也成了安阳人民的骄傲。
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人,要想独立于世间,让自己具备与众不同的那么一点独特之处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与众不同处当然不能是恶搞式的胡作,更不能是恶人式的非为。所以,让你磨练出自己独特之处来,一定得是能够给人以帮助,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特色才行。正如文峰塔的造型那样,与众不同中能给人以美感,特立独行中能让人悦目,这样的特色就是文峰塔能够“耸秀”的最大资本。
作为一个人,能够“耸秀”的选择也很多,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出状元嘛。即使你不能成为行业状元,你也可以尽到自己的努力,做出最优秀的自己来。这样,你不也就能“耸秀”于人间,不负这一生了吗?最可怕的是,一个人生于世间,既没有大抱负,也没有小志向,碌碌无为,空耗一生,那就很不值得了。这样别说独立世间,能不能立起来还得另说呢。
文峰何以能耸秀?还在于她的丰富内涵。
安阳文峰塔不仅外部造型值得注意,它本身精美的砖雕图案及内涵也值得人细细品味,并从中受到启迪。在塔身四面门窗上部,雕塑了佛、菩萨及佛传故事等为题材的图案。其中有三世佛像、释迦佛说法像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还有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佛为天人说法像等。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就迅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佛家的慈悲精神、精进态度,佛法对人心的净化意义,对人灵魂的提升作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耸立在闹市区的文峰塔,就因为承载着佛法,便成了滚滚红尘中的精神地标,每天都能给人以无穷的心灵慰藉。
作为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耸秀”。如果再加上一定的文化内涵,则更能成为人世间的一道靓丽风景,让自己活得充实、有味、有意义。说到文化内涵,似乎有点神秘,或者说有点高不可攀。其实,让你具备点文化内涵,不一定非要让你成为学者、教授,你多读点经典书籍行不行?你有点写作、唱歌、画画、书法、舞蹈、茶艺、剪纸、收藏、旅游等“文化爱好”行不行?你多学点礼仪规范行不行?就怕你只会挣钱,却没有一点书香气息,没有一项“文化爱好”,又不通礼仪规范,只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难免感觉“寂寞空虚冷”,天天喊无聊了。而社会若都由这样的人组成,不仅不会有真正的繁荣。还将会变得十分可怕。
希望我们的社会文峰常耸秀,人人都耸秀。那样,就不怕我们不是礼仪之邦,文化之邦了,你说是吗?
文峰何以能耸秀,你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