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看石头

(2011-09-06 02:14:53)
标签:

图话

                                       

 

http://s14/middle/5f860a89gab5a48b23a6d&690

 

    这是喀尔巴阡山麓的几块石头.在面积不大的山顶,突兀而立.

    你不能不奇怪,它们为什么和左邻右舍相异如此.风化?该大伙同步,别处坡势和缓,基本植被,何故唯独这几块石头标新立异?

    当是大风吹来,天上掉下的吧?要不,中国的名山,大都有飞来石?

    或,是山的脊骨,皮肉没了,把骨头戳在这里.

    我只能这样想它.果如此,就好理解风骨了.

    这石的曲线,划定了自己和天下所有石头的界别,奠定了它们的名声价值,成了猎击目标.那柱状的,还好形容,比如顶梁柱,擎天柱,石蘑菇.石伞;而那田螺般,风吹斗篷般的就不太好描绘了,像发髻,像犬,像狮身,像----有人说像老太婆,我不大看得出来.但我知道,这石头和女人有关,天下大凡出类拔萃的,一定离不开女人.女人,是神.

    简单说它美丽,漂亮,那是不动脑筋的恭维.仅仅说为壮观,也有点夸大其词.最好还是用奇和怪来形容.至于奇在哪里,怪在哪里,就不好说了,假若说得明白,它也就不奇不怪了.这石,奇的是气韵,怪的也是气韵,而来路不明的魅力,则给感官带来强大的刺激,刺激视觉,刺激大脑,刺激灵魂.稍一思索,一定颤动.

 

                                      

 

http://s2/middle/5f860a89gab5a4c5504a1&690

 

    想看这石,念头不少于十五年.

    出布加勒斯特,沿着罗马尼亚中路北上,有2个重要城市,一是西南亚,一是布拉索夫.在这两个城市之间,有一个小镇,叫布斯顿. 要说的是,南北走向,穿越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山脉,多数谈不少险峻挺拔.唯独在布斯顿这一段,山露青色,峰指蓝天,气势有点像华山,比如峭壁,峭壁上的青松,松能长到二三十米,等等等等.海拔2200多米,是不是罗马尼亚的最高峰,我不清楚,但在这里,人们把一个十分高大的金属十字架,竖立在了山颠,夜晚,镶嵌灯具的十字架,发出灿灿金光,提示人们在黑暗里上帝的存在,希望的存在,光明的存在.

    而那几块奇异怪石,就戳在竖立十字架的山颠背后,仅一个小山包的距离,徒步可以过去.但是在公路上,后来我知道,即便转到山的那边,你也看不到它.会面,就要亲临.

    我是突发奇想决定去看它们的,去年冬天就嚷嚷着去看,早些年就多次说过去看,却一直为路线不明而耽搁.所谓路线不明,是不想坐缆车上去,十字架都上得去,车还开不上去?

    开车的好处是可以兜风,目之所及,心旷神怡.在我大概知道了方位后,在我准备在外投宿后,我给自己放了假,看石头去!那是8月20号,星期六的下午,我被初秋的一种说不来的气息牵动了.

    事后明白,听说的,往往有偏差,离石头很近的人,也往往说错,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也多是祖祖辈辈听说,没去过.有点像皇城跟的人,一辈子没进过故宫,一辈子没登过八达岭,就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明日复明日中,错过去了.

 

                                        

 

http://s5/middle/5f860a89gab0c56aedff4&690

 

    就是在寻找石头的路上,我进了森林动物博物馆,拍了夜视山林的图片,一些博友以为我被熊抱了去.

    来到布斯顿小镇,是下午5点多钟.宾馆前台小姐告诉我尚有房间.我问山顶有没有住宿的地方,她说有,还给了我电话.但是电话打不进去.我随以友好的方式请她帮我预留房间,以备万一.姑娘以微笑作答.这使我放心地驱车上山了.

    不久即进入了盘山道,九曲十八弯.不弯,上不了山,曲了,弯了,坡度才小,车才爬得动.路面很窄,一面临山壁,一面临山坡.坡,不是峭壁,却也不能翻下去.错车要相当小心,且须礼让.很像人生之路.

    有一段,林荫蔽空,山壁的树,山坡的树,枝枝交错,臂腕相携,密密地遮了整个路面.光线厚了起来,油暗,变得立体,就是油画的色调,油画的感觉,油画的效果.摇下车窗,请山风入怀,别样惬意.我看到了拐角处的少儿野营地.是野营地选择了美丽,还是美丽的地方留住了少儿?两厢情愿吧.不过,我听说夜晚曾有熊拍过孩子们的窗户.没有熊拍窗户的野营,自是一马平川;有,则使平川拔地为山.

    好路都不长.很快,柏油路没了,丁字状的路口停有几辆车,人们多为去还是不去石头所在的地方拿不定主意,有人如我刚到,有人是从对面过来.

    "有路吗?"

    "有."

    "没有."

    "好走吗?"

    "还可以."

    "不好走."

    一样的问题,不同人不同的回答.

    我暗自笑了,为这司空见惯的问和这司空见惯的答.

    开上去,用汉语的精确词汇来形容该是:道,有,但确实不像道,更不必说路了.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说炸弹炸过,夸张,但你也有在地雷阵里爬的感觉.

    除了这糟糕的地面,一切都是美好的.海拔高了,树少了,云低了,草多了.满山坡草色泛黄,远远的羊群,贴着草色滑动,心也就跟着滑动,远远的牛儿悠哉悠哉,脖子上铃儿叮咚叮咚,心也就跟着叮咚.最舒坦的,是微微吹来的山风,是山风吹来的空气,我惊讶我怎么像一台甄别器,品出了它的新鲜,品出了与山下与闹市的不同.

    终于有人拦住了我:“别开了,你的车上不去.”

    到了看石头的地方了吗?我问.

    “到了,不过还要走过去.很远哪.”

    “不是说山顶有住宿的地方吗?”

    “那边.”他们指给我看.

    看到几间房子.不过这里不像山顶:“有床位吗?”

    “有。”

    去了,才知道没有床位。没有抱怨,路人,能有这样的语言,已经很生活了。

    床位都给一帮小学生占了,也是野营旅游类的吧。他们正在烧烤。很为他们高兴。

    这地方有几大片卧地松和卧地类的植物,在告诉人们所处的海拔高度。

    知难而返。我拨打山下宾馆电话申明处境状况,还好,床位有,晚餐也有。

 

                                       

 

http://s16/middle/5f860a89gab5a4e66f44f&690

 

    坐在餐桌,已是夜晚10点。

    餐厅灯火辉煌,一大群年轻人正狂歌劲舞,看到平添一张东方面孔,更加激情飞扬。

    我自然被她们感染,被这氛围感染,虽没跳,但多喝了好几瓶啤酒。

    一个晚上我都以为这群年轻人是本地布斯顿小镇的,第二天才知道错了,这是一群和我一样来看石头的人。最令我惊讶的是她们在阳光下的年龄,哪是姑娘小伙啊,都不小了。不止佩服化妆的神奇,更佩服她们的热情,佩服她们的奔放,不止佩服她们对外在仪表的注重,更佩服她们生命活力地强烈自由张扬。

    活力似乎可以改变一切。

    一如山上的那几块石头,不死。

 

                                        

 

http://s10/middle/5f860a89gab5a50318c39&690

 

    坐上缆车是在第二天的上午。由山下到山顶,不过20来分钟。想想昨天的寻觅,你不能不感叹现代化的优势。

    这个隐藏在十字架背后的山头,罗语字母Babale,读出来是巴伯嘞,好像既是山的名字,也是这几块石头的名字。山以名物名事得名,常事儿。有时Babala的后面,还会加上Sficx,就有了守护者的内涵。

    巴伯嘞是什么意思呢?直译:老太婆。我来美译,叫它婆婆山和婆婆石吧。因为那故事美丽,因为婆婆们守护着家园。

    或许是民族文化习惯所致,他们才把这山这石唤作老太婆,而在他们的黑海岸康斯坦察,则也有美丽的沙滩被唤作妈妈雅,妈妈雅也是祖母的意思。实耐寻味.在东方,长江有神女峰,石林有阿诗玛,年龄大点的有望夫石,就是娘娘庙,也比这里叫的年轻,唯有男性唤作老爷岭什么的。看来东与西还是有别啊,细分析当不止年龄性别,该在文化的底蕴.

    面对巴伯嘞,会想起一句歌词: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继而会发出感叹:石不在大,奇怪则名!

    巴伯嘞石散布在彼此距离很近的几处,不高,不大,不多。一处为柱状,最难理解;一处有点近似狮身,一处像老太婆的头像:其侧其后散布着群落散石。奇与怪主要在于它的形异,在于它的不多,在于它与近山远岭的格格不入,仅此绝无。

    如同打探一个人的身世,在巴伯嘞身旁,我拨打一位翻译朋友的手机,他告诉了我石头的故事。

    版本一: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牧羊女在此放牧,突然天降大雪,气候骤变,牧羊女和羊群一下僵化----

    版本二:罗马帝国要罗马尼亚献出公主。公主不愿离开罗马尼亚,在逃亡布斯顿小镇时祈祷上苍,于是,这位公主就化作了石头,永远留在了家乡,守护着家乡------

    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一旦和人结合,石头就有了生命,而人则获得了永远。这是我关掉手机,再次把目光投向巴伯嘞时的所想。

    版本一告诉我们:大自然。版本二告诉我们:人。

    把两个版本组合在一起,就看到了那牧羊女那公主那羊群在天地间的位置,在史说上的位置。她们变老了,成了老太婆,而羊群不散,气韵不散。那圆柱,该是跌散的骨骼,那头颅,该是日月间的一颗星座,镶嵌在喀尔巴阡山。

    与其说来看石头,不如说来听故事。

    人,来听,有关人的故事。

 

                                         

 

http://s3/middle/5f860a89gab5a5191eb52&690

 

    山水可以给灵魂洗澡,旅游可以矫正思维。

    不知今天来婆婆山的人们在山下如何,在家里如何,在工作单位如何,做人友如何,做人妻做人夫做人子做人父母如何,在巴伯嘞旁,在环山之处,在天高云淡时,此刻,我感觉到一种变异,感到人们内心的一种骚动。他们在看石头,我在看他们,看他们目光里的所思,内心里的所想。无疑,大家都在思天地之奇怪,自然也在思故事之动人。所以,相遇,彼此谦和,彼此礼貌,也彼此美丽。

    人们更多的时间是都把眼光投向远山,极目.20分钟的索道,就把人拉到看不到公路看不到城市的地方。环顾四周,目光所触,云,山,石,木,草,羊,牛,绿色,青色,红色,黄色,紫色-----。佛寺多在山林,修身与此不无关联。当然此一刻能维持多久,下了山会怎么样,那就不测风云了。

    我找到了山顶那家旅店,就在巴伯嘞旁,证明不是昨晚那家。电话号码无误。只是太小,没几间房,床位更少。一般预约不上,电话也就常忙音了。

    我坐在旅店兼饭店的室外,披着阳光,披着秋风,回看咫尺外的几根石柱。柱状的石头上面的石块,在我看来,可以搬动,可以搬下来,可以搬下来看石柱的究竟.围栏告诉我,不可以,我也自视己力,作罢.却也想,哪天刮大风,刮起比台风还大的风,会不会把它刮下来?又再想,几千几万年了,既然没被刮下来,那也就不会刮下来了吧?

    这怪怪的想法,很像很多人对很多事物的思维模式.

    石上有斑斑点点的锈红,证明含有金属。那这石就不只是硬朗了,敲敲,应当敲出金质的音韵,滚落在山间峡谷枝叶梢头混迹牧人的鼾声,或许梦,就有了金色.

    很想把这一刻留住,很想把这一刻的环境氛围感觉思维留住。顿悟:阿诗玛化石,牧羊女化石,公主化石,不就是要凝固这样或那样的一刻吗?不凝固会不会变化?

    要留住,最好凝固。

    化作石头吧,假如你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刻。

 

                                           

 

http://s12/middle/5f860a89gab5a7a46b7eb&690

 

    就是这2000多米,就把人置在了世外。

    登高还是有好处的。登高可以望远,登高可以醒目,登高甚至可以自卑.(注:后一句摘于博友浮云轩主人对该文的评论)

    山岚飘渺,我发现索道不止我上来那条,上来索道的正对面还有一条索道也在运作,山那边的人正陆陆续续从这条索道上来,上来看石头。

    隐约看到这条索道的下端有红色屋顶,有细细的道路,再看周围山峦,都有山道忽隐忽现。正是昨晚车到山前疑无路,今朝山顶看非无。我是一条道真地走到黑了。

    缆车站旁边,停有吉普车。人说车可以开上来,不是没有根据。

    看来路不止一条。问题在于你要知道路在何方。而要知道路在何方,就不能仅仅站在低处看高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根据据说可能大概也许走一趟,动动嘴巴脑筋手脚,路才会出来。

    山坡上的羊群,似乎就是这样说的。

 

                                       

 

http://s11/middle/5f860a89gab5a70c4ffea&690

 

    可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有多高,草就长得了多高,草能长在多高的地方,羊就能在多高的地方吃草。说这石头的和牧羊有关,当信。至今这里仍在牧羊,羊群可以作证。

    昨天寻道上山,途中就遇了几拨羊群。今天在山顶,又遇了几拨羊群。羊儿真壮,溜溜圆,炸着长,毛很长,很密。福地洞天,水没有污染,草没有污染,空气没有污染,敞开肚皮,能不壮!

    我没看到羊圈。途中有牧马的,圈地牧之。牧羊,地也不圈,整个山是它的,几座山是它的。一群羊,好几百只,怎么集合呢?怎么看管呢?

    牧羊人紫红脸膛,皮肤黝黑。太阳晒他,山风吹他,雨淋他,雪冻他,结果给了他山一样的强壮。

    他肩头的布袋,肯定有酒。

    很羡慕牧羊人和他的羊群,不用花钱购买饲料,不用花钱购买缆车票,天天守着风景,天天和山婆婆相处。

    我问他,丢羊吗?他摇摇头说,很少。

    这些羊能卖很多钱吧?

    又是摇摇头。无语。

    我,有点饱汉不识饥汉了。

    鱼和熊掌,依旧不可兼得,即便在这美丽故事的家乡。

    这使我不再问他有没有狼,狼吃不吃羊,不再问他老婆女人怎么样,下雨天羊在哪儿睡觉,只是对天呓语,健康自在的没钱,有钱的少了自在和健康。

    这个矛矛盾盾很像我接下来的接地气。早年在故乡每当春天我都跑到郊外在草地躺一躺,称之接地气,今天想在婆婆山接接婆婆山的地气,当然是找草茂盛的地方,结果凡是草茂盛的地方,都有羊屎蛋,越是茂盛羊屎蛋越多。

    我笑了。世界就这样,事情就这样。公主留在了家乡,生命却化作了石头。

    躺下。在草最茂盛的地方。

 

                                     

 

         http://s8/middle/5f860a89gab5a440c6f47&690

 

    下山返回时,昨晚跳舞的那帮人马也在登旅游大巴。

    她们用目光和手势向我告别,似乎已是老朋友。这种大方的友好,对于路人是甜甜的。

    两个多小时,我就返回了布加勒斯特,坠入人间。

 

 

 

相关链接 : 巨石之阵  作者 大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视山林
后一篇: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