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写我的:京东民刊第一人

标签:
杂谈 |
京东民刊第一人
——传说中的张爽
(鲁人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b5c0950100ktp6.html
早就听说过张爽这个人,爱好写作的他,其独特的文学语言风格,曾经被著名作家浩然,称为京东的王朔。
浩然与王朔,都曾经是我非常敬佩的当代著名作家。
还记得前几年,我曾经在一篇谈写作的文稿里,把金庸、琼瑶、贾平凹、王朔尊称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四大天王。还记得前几年浩然老先生去世后,我写下过“悼念浩然:我与他的一面之缘”的纪念文章。
浩然、王朔、张爽,这三个名字,在文友之间的传说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也让张爽在我心目中,多了一份神秘……
那么传说中的张爽,又是一位什么样子的人呢?
2010年的盛夏季节,再一次奔赴怀柔,采访当地开展农家院旅游的工作中,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送给我两册名叫《天天》的文学杂志,我说声谢谢的同时,也不由自主的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哪家单位办的刊物啊?”
小伙子道:“没有单位,民刊而已”
我当时也没有在意,随手就把刊物放到了汽车空座位的一旁。说实话,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爱好写作的我订阅了当时中国文坛上所有重要的期刊杂志。这其中包括诗刊、诗神、诗歌报、北京文学、人民文学、青年文学、中国铁路文学、当代、十月、收获、清明、钟山、大家、滇池、莽原、山花、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等,还有好多我忘记名字,一时想不起来的文学期刊杂志。
但是,这些所有的期刊杂志,到了新的世纪以来,我断断续续都不在订阅。截止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止,目前我手头上还仅有单位为我公费订阅,以及朋友赠阅的几本杂志外,自费订阅的几乎没有。
不订阅期刊杂志,并不是说我就远离了文学,远离了文坛。相反通过网络的阅读和学习,我反而要比通过期刊杂志,而更加接触文坛和文学。
小伙子送我的《天天》杂志,在旅途寂寞而又无聊的汽车奔驶中,被我拿起来随便阅读。我不得不感叹此刊物装饰设计很大气,内容风格,很文学,也很时尚。也正如他们办刊口号宣传的那样:内容质朴、高雅,纯粹、纯净。
一边阅读《天天》;一边也让我忍不住,对一旁人民日报社的资深编审纪世民老师言道:“这份刊物很有品位,一点都不低于《人民文学》的水平啊。”
纪世民老师点头赞许的同时,接下来说的什么话,我并没有记住。但是接下来细看办刊人,也就是《天天》文学杂志的主编。此时,一个熟悉不能够再熟悉的名字,也就映入到我的眼帘。那就是这本文学杂志的主编,竟然是一个我早就向往而又非常熟悉的名字——张爽。
我真的想象不到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地位高低的年代里。就是这位被浩然老师称之为京东王朔的张爽,居然在自费掏腰包,去办一份纯文学期刊杂志。
公办的纯文学期刊杂志,其订阅状况,都不是太好,何况你这一份民办的刊物。我在感慨的同时,也禁不住对张爽多了一丝不理解。我心里说他:你这岂不是拿钱打水漂吗?毕竟办一份杂志,《天天》每季度都要印刷个3000册,怎么也得花个几万块钱。你张爽一不是大款有钱,二不是高官占有资源,你如此的举动,不是傻帽,就是弱智。
但是大家想想,傻帽和弱智,他也不会办,更没有能力去办一册高品位的纯文学杂志啊。
接下来在采访农家院的工作间隙,我也有意和无意的采访了一下,这位传说中固然美丽,但是现实中,绝对不可让人思议的京东作家张爽。
我再次发现张爽的不可思议,还远远不止是自费办一份刊物而已。还比如《天天》文学杂志,多次为《天天》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自己掏钱为他们召开作品研讨会。
也许有朋友会说了,在他《天天》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是不是都是他张爽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戚。其实谈到这里,我应该把我手头上阅读的,2010年第三期这册《天天》期刊杂志上的作者名字,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文琴、付秀莹、陈应松、熊万里、曹永
张爽说了,《天天》上的文章绝对是原创,不会有转载。他就是想把自己的刊物,办成是一流的民刊。
这期刊物里也有张爽的一篇小说《饥饿的熊》,认真看过后,我这样评价他的小说:回味其干净利落,且颇有力度的文学语言,我要说张爽,乃高于王朔不少。
我想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在拼命挣钱,拼命工作的同时,还更应该热爱一下文学。
假若有一天,我也会拿出钱来,支持一下张爽,我想大家只要看过我的这篇文章后,绝不会说我弱智和傻帽。因为我支持的不仅仅是张爽,而更多的则是像张爽那样执著奋斗、无怨无悔的文学青年。
作者介绍:
黄开建,笔名:鲁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单县,出生于1968年。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二百多万字。参与多部大型电视剧、电影、纪录片、栏目剧的策划编剧工作。
2001年短篇小说《买媳妇》在《北京文学》4期首发,随后《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转载,并改编为电影《满意的幸福》。
2007年出版长篇传奇小说《大国医魂》,曾经风靡网络和中国文坛,由此也开创了中医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被誉为文坛中医文学写作的开山人物。
2009年长篇小说《网络歌王》获得搜狐原创大赛三等奖。
2010年长篇小说《风云义和拳》获得首届网络大赛二等奖。
http://s1/middle/5f8522f1g8d4e29868010&690
我和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