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音乐赏析
(2010-12-30 22:11:30)
标签:
山楂树之恋老三音乐声爱情故事旋律文化 |
《山楂树之恋》音乐赏析
有关文革的电影虽然不多,但大多数的音乐都是雄浑悲壮的,慷慨激昂的,就算电影音乐是清新淡雅的,记得的也为数不多,唯独这《山楂树之恋》的音乐却使我印象颇深。片中的音乐只有简单的几种乐器且没有复杂旋律,大量地运用了民族乐器——古筝,从电影的开场筝独奏,到散落在影片间的各个段落,筝的弹拨方式避免了过于缠绵悲伤的情绪,加上钢琴的单音敲击通过断奏留出空隙,体现了音乐的阳光与青涩的质感,到最后慢慢加入了弦乐,用以对悲情的部分稍事渲染,
在看这本小说前,我已经大致地看过这本小说了,特别喜欢里面那种纯纯的干净的爱情。当看到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时,我有点不敢看,怕心中那点纯净被丢失了,看完之后,觉得还不错,“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还是值得相信的,特别是里面的音乐,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故事情节相对于小说版,有很大幅度的删减,但纯真年代的爱情故事在音乐的衬托下表现得是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文革时期的纯爱情故事。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也喜欢静秋,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山楂树》唯美音乐全新地诠释了经典老歌焕发独特的韵味,那返璞归真的旋律,悄悄话似的音乐,在玩转凄美的音乐声中,将“老三”与静秋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潸潸然。主题音乐简单的音符中透着一种很怀旧伤感的情绪,每次听到这段旋律时都感觉心里很痛楚。虽然它在片中多次的出现,通过变形、变奏、延展等手法在旋律上却有所不同。当静秋知道老三生病去探望,归来时,隔河相抱,试问现在的爱情能有如此境界嘛?在这种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时刻,他们隔河相抱,这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所迫,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此处的插曲用其独特空灵纯净的声音,把人们的思绪拉进那个年代,那逝去的岁月,在那分别的一刻,尽管影片没有回忆他们的过往,难道我们欣赏者没有吗?老三与静秋的爱情是如此干净,就像这简单的拥抱,这简单的歌曲,打动着每颗悸动的心。歌声轻轻地荡漾在黄昏的湖面上,也飘悬在我们的心房,回味着曾经的忧伤,甜蜜,单纯,美好。
静秋双脚被石灰泥烧伤,老三带静秋去医院包扎。老三用自行车送静秋回家,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老三脱下白衬衫让静秋裹着头。路程不长,音乐也短,给人一种好时光易消逝的悲凉感。果不其然,当俩人正骑车笑得不亦乐乎时,碰到了静秋的妈妈,这也是老三第一次见到静秋妈妈,能不紧张嘛,况且又是那么紧张的年代。在静秋的妈妈对老三教育一番后,静秋的妈妈为了女儿的前途,要求老三不要再见静秋,老三表示愿意等静秋,临走前,有个小小的要求,再为静秋受伤的脚重新包扎一下。于是静秋的妈妈在一边糊着信封,老三慢慢地蹲下,一层一层地认真地帮静秋包裹纱布,两人默默无语地流着泪。这时的音乐声响起,夹杂着唏嘘的哽咽声,静秋母亲整理信封的铁锭声,将本就悲凉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悲戚,音乐声中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只是简单的旋律,就像主人公之间纯洁的爱,忧郁内敛,气息较长,速度较慢,很柔很细腻,私密且不张扬。
可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又是如何呢?使用各种手段追逐着属于或者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哪怕是爱情,在徒劳无功的奔波中,我们不记得停下来,聆听嘈杂背后的声音,忘了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岁月,忘了温暖自己,照顾他人。当我们听见这温暖又夹杂着伤感的音乐时,是否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一角落呢?
山楂树式的纯真爱情与纯美的音乐相结合,冲击着人们的耳膜。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这是我们需要的山楂树,也是我们不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