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学 |
【原文】
安瑟伦在《宣讲》第二章中论述道:
即使愚人也不得不承认,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在他心中存在着,因为当他听到它时,他理解它。凡是理解了的东西都存在于心中。然而,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确实不能仅仅存在于心中。因为如果它只在心中存在,它也能被设想为在现实中存在,后者比前者更伟大。如果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仅在心中存在,这同一个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就是可以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了。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此,绝对不容置疑的是,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From the Proslogium
Therefore, Lord, who grant understanding to faith, grant me that,
in so far as you know it beneficial, I understand that you are as
we believe and you are that which we believe. Now we believe that
you are something than which nothing greater can be
imagined.
Therefore even the fool is bound to agree that there is at least in
the understanding something than which nothing greater can be
imagined, because when he hears this he understands it, and
whatever is understood is in the understanding.
【澄清其表述】
即使愚人也不得不承认,“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在他心中存在着(等于说,在人的心前有“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的概念,由此安名为“在心中存在”),因为当他听到它时,他理解它(圆的方,算不算?最大的自然数,算不算?)。凡是理解了的东西都存在于心中。
然而,“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确实不能仅仅存在于心中(所欲证明的东西)。
因为如果它只在心中存在(此时没有区分两种情况:设不设想其在现实中存在?若其实已蕴涵有设想,则已经无过。),它也能被设想为在现实中存在(能再产生‘存在它’的概念。对于一切有无之事,瞎想想其在现实中存在总是可以的,比如我们可以设想“最大的自然数”在现实中存在),后者比前者更伟大(理由)。
如果“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仅在心中存在,这同一个“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就是“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了。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如果展开会发现他想要表达的是:“只在心中存在的、且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应该成为其反面“只在心中存在的、且能够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因为有能够设想出来的比它更伟大的另一个东西
因此,绝对不容置疑的是,“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重复结论)。
【解析其破绽】
1)
2)
为那个愚蠢的比较者特别处理了A的特征之后,A就成为A’:“现实地不存在、被设想为现实地存在、且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对于A’来说,安瑟伦已经找不到一个悖论了。他可以再去对A'“设想其现实地存在”,但这个仍然是A'本身,并不能推进一步。而这个A',也只能推出其“被设想为现实地存在”,也就到此为止了,但完全推导不出“现实地存在”。
关键在于“不能设想比之更伟大的东西”是个变动不定、内容含糊但取之不尽的宝库,类似“最大的整数”一样的变动不定,安瑟伦可以偷偷把一些明确的东西藏到里面然后坚持用单纯比较字面表述的办法来蒙混过关,但同样我也可以从中先行取出需要的东西,然后明确写出后交给喜欢单纯比较字面表述的人来检查。
于是把戏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