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2023-10-18 09:43:49)
标签:

大卫

分类: 语文教学

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

美国作家乔治·马丁: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毛泽东: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莎士比亚: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巴罗: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什么要读书?了解多样的世界,感受多样的文化。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和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小说以各自的创作手法给我们展示了广阔的世界丰富的人生。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以及自传体小说。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塑造手法,对“米考伯主义”进行思考评价。

3、联系自身看大卫的成长。

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主题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艰难时世》《双城记》《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从主人公自述生平事迹角度来写,其内容以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为基础,运用小说的艺术手法经过虚构想象创作而成。

自传体小说不同于自传和回忆录。自传体小说的人物情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属于艺术再创造,而自传和回忆录是人物事件的真实记录,属于散文范畴。

词语识记

咄咄怪事 污垢 诨名 钥匙 汤匙 邋遢 褴褛 慰藉 孑然一身 纠葛

咄咄du怪事 咄咄:感叹声、惊怪声。

污垢gòu:脏东西。

hùn 名:绰号、外号,是指姓名以外的称呼。

钥匙shi /汤匙chí  chí:盛食物的器具,小的称“匙”,大的叫“勺”

邋遢l t:不整洁,不利落。

褴褛lán l:衣服破烂。

慰藉 jiè:安慰。

jié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孑:单独。

纠葛:纠纷;纠缠不清的事情。

文本阅读:

看注释,了解节选部分前面的情节。结合《金版》梳理小说情节。边读边思考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

1、“我”      岁遭遗弃前往            货行做童工,雇主       先生,同伴三四人,有        、         

2、米考伯邀请“我”做他          住宅的租客。

3、米考伯一家债台高筑,被人催债,          度日。

4、米考伯被捕关进          监狱,“我”前去看望,认识            船长。

5、“我”租了新住所,依旧在货行做工。做工之余,喜欢去        溜达,喜欢        ,去监狱跟米考伯先生一起       ,有时跟米考伯太太        

词语识记:看拼音写汉字

1du du怪事 污gòu hùn 名 钥shi /chí 

2l t   lán l

3、慰jiè  jié然一身 纠

咄咄怪事 污垢 诨名 钥匙 汤匙 邋遢 褴褛 慰藉 孑然一身 纠葛

结合《金版》梳理小说情节。

1、“我”十岁遭遗弃前往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雇主昆宁先生,同伴三四人,有米克·沃克、粉白·土豆

2、米考伯邀请“我”做他温泽里住宅的租客。

3、米考伯一家债台高筑,被人催债,典当度日。

4、米考伯被捕关进塞德克监狱,“我”前去看望,认识霍普斯金船长。

5、“我”租了新住所,依旧在货行做工。做工之余,喜欢去伦敦桥溜达,喜欢编故事,去监狱跟米考伯先生一起散步,有时跟米考伯太太玩纸牌。

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分析

职业:

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我”的房东。

68段,服饰、语言、情态描写:

1623段,语言描写:

32段,侧面描写/情态动作语言描写:

34段神态语言描写:

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分析

职业: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我”的房东。

68段,服饰、语言、情态描写:生活贫苦,爱慕虚荣,故作文雅

1623段,语言描写:热诚善良

32段,侧面描写/情态动作语言描写:理想丰满,行动欠缺。有自尊,知羞耻。贪图享受,乐天健忘

34段神态语言描写:害怕灾难,幻想走运,乐天健忘,缺少行动。

有人把他这种“欠债不愁,过后则忘,贪图享乐,不务实际”的思想性格称为“米考伯主义”,你的看法如何?

阅读文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成长改变。

1段,遭遗弃,做童工,认识到社会的冷酷。

5段,工作毫无意义,同伴没有文化,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破灭,为自己的处境绝望。

9段,苦而不诉

33段,清楚个人处境,开支有计划。

3440段,同情帮助米考伯夫妇

52段,思考人生,心有梦想,关心孤儿和米考伯先生。

作文写作:我的成长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