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阅读

(2023-01-01 22:09:09)
标签:

苏轼

分类: 语文教学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

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际海:海边。

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

3薇蕨jué:指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4薪:柴火。

5华颠:头发花白。华颠:指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

赏析: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环绕着惠州城的大多是清澈的河水(白水山),它临海的那一面都是苍翠的山。因为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美景,可以寄托我有限的余年。

此地景色优美,并非幽僻苍凉。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这里的人们家家都有着孔子、颜渊那样的品德,集市上买卖东西价格恒定,童叟无欺,农民种地从来不会为田地发生争执。周公与管叔、蔡叔矛盾对立只遗憾不能在此盖上茅屋三间。“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居此可以彼此言和友好相处。

当地人民风纯朴,道德淳厚。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俸禄保证每天吃饱一顿饭,我已经心满意足了,用餐前有足够的薇菜、蕨菜可以补充。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拜我为师的年轻人,总是送给我柴草和粮食,在我揭不开锅的时候帮助我。在我外出的时候,人们用斗酒只鸡和酒后欢歌为我这个老头饯行,这是何等的融洽啊!

年轻人让我的生活富足、快乐。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自然界的禽鸟游鱼等万物难道懂得道理吗?但我能适应这里的环境,自然感到悠闲自在。这里的一草一木未必像别处美好和谐,但对我这样一个旷达的人来说,我以此为美自然赏心悦目。

超然的心境,让我乐在其中。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答案: “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项是(3分)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苏轼被贬惠州做官)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苏轼表达闲适之情)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答案:D

C.《归园田居》不对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陶归园田居》不对仗句: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

1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

2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