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2022-11-25 08:26:18)
标签:
文言文 |
分类: 语文教学 |
通假字
1、同音通假:知—智
2、双声通假:亡—无
3、叠韵通假:生—性
4、形近通假:说—悦
训练: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母亲素丰,赀产数百万。
赀—资
2、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装备武器都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
顿—钝,不锋利;佚—逸,安逸、安闲
3、盖亦反其本矣?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
盖—盍,何不;反—返,回到
4、秦兵逼淝水而陈。秦国军队逼近淝水并摆开阵势。
陈—阵,活用为动词,摆开阵势。(叠韵通假)
5、昔也往责于东邑。以前去往东城讨债。
责—债,活用为动词,讨债(双声通假)
古今异义——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义扩大
【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
【哭】古:悲痛出声。“大声曰哭,小声有泪曰泣,大声无泪曰嚎。”
【菜】古:专指蔬菜,不包括肉蛋。
2、词义缩小
【宫】古:房屋;今:宫殿
【丈夫】古:男子;今:妻子的配偶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兵】兵器→士兵
【闻】听→用鼻子嗅
【走】跑→步行、行走
【牺牲】古指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今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今指专门从事某学术体系研究的人。
4、感情色彩变化。
【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得力武士、助手。今:帮凶。褒→贬
【乖】古:违背、背谬。今:乖巧、顺从。贬→褒
【谤】古:公开指责别人过失。今:诽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中→贬
词类活用:名、动、形、数词的活用
现代汉语常式句句子成分常规组合:定+主(名)+状+谓(动、形)+补+(定)+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动。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具有动词的特征。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一月树已花,二月草已芽。
3、吾师道也
(1.水:游水;2.花:开花;芽:发芽;3.师:学习)
(二)名词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不做主语,处于状语的位置,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2、吾得兄事之。
【兄】我一定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他。
3、浔阳江头夜送客。
【夜】在晚上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向上、向下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带宾语,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1、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让)……称王
2、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3、生死而肉骨。(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
【肉】使……长肉
“使动”与“意动”的区别:“使动”侧重于客观事实,译作“使…怎么样”。“意动”侧重于主观意愿,译作“以…为…”“认为…怎么样…”“把…当作…”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语当做什么”或“认为宾语怎么样”。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老师、把……当做老师。
2、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把……当做粪土
3、稍稍宾客其父。(逐渐把他的父亲当客人招待)
【宾客】把……当作客人。
二、动词活用
(一)动→名。动词处于名词的位置,用作句子的主、宾,具有名词的特点。
1、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亡】败逃的人。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下来。项伯杀了人,我想办法救了他的命。
三、形容词活用
(一)形→名。当形容词处于名词位置,做主语或宾语,具有名词的特征。
1.其曲中规
【曲】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高】高处
3.积善成德
【善】善行
4.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坚】【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二)形→动。形容词处于谓语动词位置,直接带宾语,具有动词的特征。
1、故木受绳则直
【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短】陷害,说别人的坏话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宾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使……变绿。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宾语,它表示“把宾语当做什么”或“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3、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认为……小。
四、数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做谓语,活用为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句译: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贰】重犯。
偏义复词
双音节合成词中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语素为衬字。分两类:
(一)两语素语义相对或相反。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远近】偏在“远”,“近”是衬字。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在“异”,“同”是衬字。
3、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在“去”,“来”是衬字。
(二)两语素为同一类属。
1.能谤讥于市朝(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市:集市,此指公众场所)
【市朝】偏在“市”,“朝”是衬字。
2.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窗户】偏在“窗”,“户”是衬字。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国家】偏在“国”,“家”是衬字。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在“园”,“圃”是衬字。(种树为园,种菜为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