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劳动之美
(2022-10-08 21:37:32)
标签:
劳动 |
分类: 写作指导 |
下面是古人描写劳动的诗句,请选择三组以上,以“劳动之美”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南宋·杨万里《插秧歌》)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东晋陶渊明《劝农》)
6、涉烟采芙蓉,湖波秋影荡。(元·郭翼《江南采莲曲》)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提示:
劳动之美,美在“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的满载而归。
劳动之美,美在“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的协同合作。
劳动之美,美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充实。
劳动之美,美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财富创造。
劳动之美,美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家国安泰富足。
劳动之美,美在“涉烟采芙蓉,湖波秋影荡”的诗情画意。
劳动之美,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旷神怡。
劳动之美,美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的家庭温馨。
劳动之美,美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稚趣。
构思一:写作记叙文
【拟题】
【开头】劳动之美,在田间地头,在教室操场,在科研基地,也在古代文人的诗词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去领略劳动的美丽吧!
【主体】
(一)“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是《诗经》里的诗句。描述三千年前广阔田野上一群妇女采摘芣苢的欢快场面。风和日丽,芣苢茂盛,结伴采摘,边采边歌,这劳动的过程,真的太美妙了。
(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描述春种秋收的过程。绿的禾苗、黄的稻米,这是生机之美、丰收之美。
(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朝辛弃疾的诗句给我们描述了一户五口之家的日常生活。你难道不觉得大人小孩各自忙碌、其乐融融也是一种美吗?
【结尾】在古诗词里面,我们看到了劳作过程的美、春种秋收的美,还有一家五口人人劳动、其乐融融的美。真心希望同学们不只在书籍里,更要在各自学习生活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之美。
构思二:写作议论文
【拟题】劳动产生美
【开头】
提到劳动,人们会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酷热难当,会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循环往复。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有其辛苦的一面,这一点不可否认。不过,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劳动,发现并享受劳动之美。
【主体】
劳动之美,美在“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劳作过程。描述三千年前广阔田野上一群妇女采摘芣苢的欢快场面。
劳动之美,美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财富创造。描述春种秋收的过程。
劳动之美,美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的家庭温馨。描述南宋时期一户五口之家各自忙碌、其乐融融地场景。
【结尾】
劳动之美,美在劳作过程,美在财富创造,美在家庭和美。让我们劳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去成就美好自我,去建设美好家园,去描画我们美好的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