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写作,教学相长
(2022-07-11 21:20:24)
标签:
海鱼 |
分类: 写作指导 |
写作训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就像三类鱼。第一类:鱼缸中的鱼。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并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它特别高兴。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它几乎被人们淡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它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忧郁而死。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初阳中钻出水草觅食;傍晚有钻进水草酣眠。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第三类:海中的鱼。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的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做着无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第一类鱼只有空虚的“美丽”,其实一无所有,过着没有价值的生活。第二类鱼拥有了自由,却只能在等待中死去。而第三类鱼既有拥有也有失去。它们拥有自由,拥有为生存而进行搏斗的意志;它们有的会失去生命,但那种死亡是值得的,因为它们真正体验过生活。
由此,可以立意为:
具体写作时要注意对三类鱼进行比对进而凸显中心。
【下水写作】
有的人自恃貌美,做了鱼缸里的鱼;有的人贪图安逸,做了池塘中的鱼;而更多的人则放飞自我,投入大海的怀抱。
无须选择,义无反顾,我要做一条大海中的鱼。
做一条海中的鱼,获得自由的快乐。没有鱼缸和池塘的约束,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大海的辽阔深远给予了鱼儿自在遨游的无限空间。没有自由,也便失去自我,而失去自我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庄子拒任楚国宰相,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从陈胜起义到五四运动,从裴多菲到曼德拉,古今中外,追求自由的大旗无时不在猎猎飘扬。
做一条海中的鱼,获得集体的快乐。集体中没有的是孤独和单薄,拥有的是温暖和力量。大雁列队南迁是为彼此给力,羚羊相聚觅食是为共御恶狼,豪猪聚拢依偎是为彼此取暖,鸳鸯两两偕行是为相亲相爱。没有抗战团队,中华民族不会屹立巍然;没有科技团队,两弹一星不会飞行太空;没有班级团队,莘莘学子不会笑声朗朗,比学赶超;没有逆行武汉的抗疫团队,新冠疫情绝不会在短短三个月黯然败走……痛苦时有分担,快乐时有分享,遇委屈有安慰,逢困难有相助,这正是集体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做一条海中的鱼,获得漫游的快乐。世界那么大,谁不想看看?世界多奇妙,不看哪知晓?游览山水,观赏鸟兽,何止识新猎奇,它更能开阔视野,遣忧开怀,潜移默化,益智养德。王维走边塞,一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观;杨万里游西湖,惊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泼墨华彩;杜甫登泰山,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苏轼观庐山,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思;山重水复前有惊险之美,柳暗花明处有豁然之快,鸟飞兽走间有生存之道,日出月隐中有自然之规。
做一条海中的鱼,获得搏斗的快乐。张口饭来,伸手衣至,有快乐吗?白日钻出水草觅食,傍晚钻进水草酣睡,有开怀吗?真正的快乐在于拼搏,在于通过拼搏成长进步创造价值。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少年弄潮,渔夫搏鲨……中国女排勇于拼搏0:2逆转对手,登上奥运领奖台;港珠澳大桥建设团队勇于拼搏成功拥有沉管技术,实现大桥的顺利通车;华为团队未雨绸缪勇于拼搏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打破美国技术封锁……搏斗的快乐不只在于成果,更渗透在每一个打拼的具体环节。苦后甜,拼中乐,才是弥足珍贵的真正幸福。克敌制胜,其乐无穷;搏击风浪,其乐无穷。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做一条海中的鱼吧,在大海阔大的怀抱里领略世界之奇美,享受自在漫游协作打拼中的奋斗与成功之乐。
【构思简析】
开头:归纳材料中三种鱼的追求和结果,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四个层次论证“为什么要做海中的鱼”。或举例,或分析,或引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或简或繁,皆扣中心,丰富了文章内容,论证了文章主题。说鱼是为写人,而借鱼写人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文学艺术性。
结尾:强调主旨,提出希望,概括主体,照应开头,虽简短却精彩有力。引用名句,前后颠倒,是为强调海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