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谒张曲江祠》注解、赏析、翻译
(2022-04-24 12:50:18)
标签:
袁枚 |
分类: 语文教学 |
谒张曲江祠
清·袁枚
天宝当年事渐非,先生进退履危机。
箧中秋扇恩难忘,天际冥鸿翼早飞。
金鉴果教言在耳,玉环何至泪沾衣?
千秋丞相祠堂在,留与行人拜夕晖。
【注解】
张曲江:张九龄,唐代诗人,玄宗前期贤相,对“开元盛世”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开元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挤,作《归燕》诗以赠之,示必退之意,随后罢相。首联说“天宝当年”是诗人误记。
冥鸿:高飞的大雁,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也比喻避世隐居之士。
金鉴: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鉴录》,列数历代兴亡教训,希望玄宗引以为鉴。
【译文】
天宝(应为“开元”)当年,朝政渐非,先生进退维谷,处境危急。
即便像秋凉后弃置箱中的团扇遭受冷落,可内心深处依然感念圣德忠心如一。
面对奸相排挤无奈赠诗以表退隐,就像那天边大雁煽动翅膀早早飞离。
大唐皇帝若能听取先生谏言,又何至会有安史叛乱以及逃蜀途中赐死玉环泪湿衣襟的悲剧?
张丞相功业千秋祠堂永在,在夕阳的光辉中世代领受过往行人前往拜祭。
【赏析】
首联:天宝当年事渐非,先生进退履危机。在天宝(应为“开元”)末年,朝政逐渐变得不正常,张九龄先生进退维谷,处境危险。欲有所作为,却遭奸相李林甫排挤。
颔联:箧中秋扇恩难忘,天际冥鸿翼早飞。颔联设喻、用典,写张九龄尽管失宠依然心念皇上恩德,面对排挤无奈之下表示退居。上句用“班婕妤”典,写张九龄受排挤而不受赏识。班婕妤本为汉成帝妃子,在赵飞燕入宫后受赵氏姐妹诬陷而失宠,写下《怨歌行》(亦称《团扇歌》)一诗,称自己为箧中秋扇,“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下句以“冥鸿”喻其见机隐退。
颈联:金鉴果教言在耳,玉环何至泪沾衣?颈联反问,尤为痛切,倘若“金鉴”忠言真能入耳,何至有他年马嵬之变?既写张九龄进言皇上以历代兴亡为鉴,又批评玄宗不纳谏言,导致安史叛乱以及逃蜀途中在马嵬坡不得不赐死杨贵妃的悲剧。
尾联:千秋丞相祠堂在,留与行人拜夕晖。尾联点题,歌颂贤相的千秋功业,表达后世百姓对他的长久怀念之情。
诗歌情感归纳:
1、对张九龄悲剧命运的恻隐之情。开元末年,国事渐非,张九龄进退维谷,诗人深表同情。
2、对张九龄忠心耿耿的敬仰之情。尽管受到李林甫排挤,罢相外任,仍然忠贞不渝怀念君王旧日的恩情。
3、对君主不纳忠言而招致国家动乱的感慨。如果唐玄宗听取张九龄的忠谏,怎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杨贵妃被杀等惨剧呢?诗人沉思旧事,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