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1-06-17 16:56:32)
标签:
答案 |
分类: 语文教学 |
论述类文本阅读
答案:
1、C
解析:
1.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所说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理解错误。文本第二段开头所述区分“技术”与“理解”是在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理解文本具体内容还必须依靠人。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答案:
1.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电路等问题。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
1.
2.
A项曲解原意,材料二说临朐县,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为不便。这里把道路土路,曲解成了“发展路径”。 B理解有误,选项所说,临朐县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依材料二所说,临朐县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江夏村主动为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可见江夏村侧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改变村容村貌。 C项理解有误,原文 “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中“斗笠田”是形容产量低,粮食只能用斗笠装,不是形容地形地貌的。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分条回答问题,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本题要求概括归纳临朐县山区与江下村有哪些促进粮食生产方面的经验,就是看一看他们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一些做法哪些是相同的,相同的就给他归纳出来,然后进行分条进行概括即可。第一,耕地都零散不集中,两地都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二,就是两地都加强了农业基本设施的建设,解决了水电道路交通等涉及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问题。第三,就是两地都有低产田,通过技术改造都提高了粮食产量。
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案:
1.
2.
其壮气不足,一是因自身处境困顿潦倒,当年的壮气已减;二是戏曲中单雄信英雄相惜,慷慨资助秦叔宝,而此时王超杰尚不知道杨成岳能否像单雄信那样资助自己。
3.
解析:
1.
2.
3.
文言文阅读
答案:
1.
4.
(2)(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解析:
1.
2.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B项解释有误,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3.
4.
重点——覆视:督察、审查;矜:同情怜悯;闻:使动用法,使知晓,上报。
文言文翻译:
译文:
(皇上认为)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皇上认为举荐入选的官吏中,多有伪造资历者,下令这些人坦白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伪造资历而未自首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只管遵守法律,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道:“皇上的命令多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皇上痛恨选拔的人当中有伪造资历的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鄃县令裴仁轨私下使唤看门的人,皇上很愤怒,想要斩杀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佑劝谏道:“法律,是陛下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是陛下独有的。如今仁轨犯了轻罪却遭受极刑,臣担心其他人因此而慌乱,不知如何是好。”皇上听了很开心,免了仁轨的死罪,让乾佑担任侍御史一职。
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负责的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完成三次回奏。另外,古代处决犯人,君主为此撤掉音乐演奏,减少膳食。我的宫庭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而常常为此而不吃酒肉,只是没有制定法令。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枉的呢?”(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二天之内要五次回奏;行刑的日子,主管膳食的不许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奏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恶逆是十恶之一)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
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窃贼,稍微牵连是非难断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只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
诗歌鉴赏
答案:
1.
2.
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
使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词人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D项词末两句是说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字是“任凭”的意思,可依据教材李密《陈情表》一文中“听臣微志”的“听任,允许”之意,而选项误解成“听觉”,所以D项手法分析有误。
2.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此题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这首词表现出来的整体语言风格。辛弃疾的词风,既有沉雄豪迈,又不乏清丽明快。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语言文字应用I
答案:1. A
语言文字应用
答案:
1. 不仅与含糖量有关。果糖的甜度最高。因为山楂含有肌酸。
2. 示例: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因此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平均一天也不能超过200克。
解析:
1. 补写句子需要考虑到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式、内容是否一致。第一句,因为后文有”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所以前面应该用“不仅与什么有关”这样的句式,上文有”含糖量”内容的提示。所以该句应是” 不仅与含糖量有关”。第二句,需补写句子后面只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没有”果糖”,下文有”甜度次之”,所以横线上填”果糖的甜度最高”。第三句,从内容上来看,此句需要解释”山楂吃起来没有草莓甜”的原因,所以应该以”因为”开头,上文内容上提到了”有机酸”,所以第三句写”因为山楂含有机酸”。
2. 本题要求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并且不能超过65个字。首先需要提取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这段文字共4句话,第一二句是说超重病人和糖尿病人群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第三句说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第四句写糖少的水果一天不超过200克。然后考虑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使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调整好语序后再进行表述。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