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题文与可墨竹》赏析、翻译
(2021-04-10 22:23:24)
标签:
苏轼 |
分类: 语文教学 |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注释】1、诗鸣草圣余:苏轼曾赞文与可有诗、词、草书、画四绝。余:之余,之外。2、三昧:佛教用语,指身、口、意三业清净,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指事物的要领,真谛,诗中指竹子的神韵。3、轶yì:超乎,超出。4、奄忽yn h:疾速,倏忽;死亡。5、龚隗gng wi:比喻生死相隔的知交。虽阴阳两隔,彼此默契、相知。
【译文】
这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游戏人生而得逍遥自在。
写诗言志,行草抒怀,更有挥洒笔墨,点染出竹子的神韵和风采。
画中的竹子生机盎然,栩栩如生,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石间生发出来。
竹子的模样尤其荒诞离奇,超乎竹子惯常的形象与姿态。
举世之人都知珍惜与可的墨竹画,唯有我最能欣赏和领会这画中的技巧和情怀。
自古知音难以久长聚合,哪料想你片刻不等倏忽间与我永远分开。
谁说生死把彼此两厢分隔,你我感情深厚心有灵犀依旧能够交换思想递传友爱。
【问题】“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文与可画中墨竹有什么特点?
含意:竹子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荒诞离奇超乎常法之外。特点:蓬勃生气;呈野生自然之态;有个性,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