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2020-09-13 12:35:47)
标签:

咬文嚼字

分类: 语文教学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导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要把文字写出精彩,要把思想表达准确,需要的是咬文嚼字的功夫。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懂得咬文嚼字的好处;

2、分析探讨作者设例说明的道理;

3、在读书和写作中做一点咬文嚼字的功夫。

自读课文,识记字词:

咬文嚼字援例锱铢必较没镞剥啄岑寂烟榻霞晕清沁肺腑蕴藉付梓杀青尺牍下乘

自读课文,品味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思考练习一中的问题:概括示例说明的道理。

第一组: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第二组: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第三组: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四组: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第五组:

      都是“ 柳腰桃面 ”,“王嫱、西施”,      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      必是“春花秋月”,叙      不离“柳岸灞桥”;做     都有“端木遗风”;把稿件交付刊印叫      ,作家写定作品称      。这些套语滥调,近代文艺心理学家称作      ”。  

咬文嚼字援例(引用成例)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没镞(镞,箭头)剥啄(拟声词,敲门声)岑寂(寂静)烟榻   霞晕清沁肺腑蕴藉(含蓄)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杀青 (泛指写定著作)尺牍(书信)下乘(下品,下等)

第一组: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单纯判断叙述)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判断坚决、情感强烈)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般陈述)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偏正短语。“你这”句式不适用于赞美)

示例说明的道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第二组:《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惊讶、失望,情感变化起伏)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人物情感平静许多)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简洁、有藏、增艺术感染力)

示例说明的道理:文字增减,意味就会随之改变,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

第三组: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据意境择字眼。

孤僧步月归寺。周遭宁谧,不该惊起宿鸟,平添搅扰。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去时自掩来时自推。

乘夜访友,不甘寂寞,自是爱热闹之人。到门前自然要敲门而入。

示例说明的道理:推敲文字就是推敲作品的意境,推敲思想感情。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第四组: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唐代茶圣陆羽评江苏无锡惠山泉为天下第二。天下第一泉一般认为是济南趵突泉)

句既有泡茶之美,又有圆月映泉、清沁肺腑之畅,意蕴丰富了许多。

在这里,由茶想到天上月,由泡茶的泉水想到更大范围的泉,说明什么道理?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文的意旨丰富、蕴藉。

第五组(填空)

      都是“ 柳腰桃面 ”,“王嫱、西施”,      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      必是“春花秋月”,叙      不离“柳岸灞桥”;做     都有“端木遗风”;把稿件交付刊印叫      ,作家写定作品称      。这些套语滥调,近代文艺心理学家称作      ”。

(美人、才子、风景、离别、买卖、付梓、杀青、套版反应)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描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字的联想意义一旦滑向套语滥调(套板反应),就会使文章缺少创新和情趣。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一(1~5)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二(6~7)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三(8段)全文小结。指出领略运用文字要谨严,在创作和欣赏中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全文结构:分——总

问题讨论:朱光潜认为,读书写文章当咬文嚼字,持谨严的态度。而马南邨则主张读书不求甚解。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么看?

答:

朱光潜提倡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对文字、句段、篇章细细咀嚼、分析、探讨。这种阅读方法可以对文章有细致深入的理解,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适于学生。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要在“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实质,不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这种方法目的性要明确,在短时间内可以广泛涉猎,取己所需。

品味语言

其一:宋·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在这儿作动词,把春风给拟人化,很生动,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绿茵铺地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时光匆遽的感慨。

其二:北宋·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生(闹)。”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其三:唐诗僧齐己,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恰巧诗友郑谷来访,提笔改了一个字,将“数枝”改为“一枝”。

郑谷看后认为数枝开不能算早,就提笔改了一个字,将“数枝”改为“一枝”,突出其独在百花之先绽开。齐己看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称郑谷是“一字之师”。

其四: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李伟森和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五位左翼作家 于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

“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

思想感情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其五: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品味语言

我听到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但总找不到它们 的窠巢所在,它们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住室和产房的呢?

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

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朱光潜《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