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卷下水作文——管仲的人生选择
(2020-07-19 18:41:54)
标签:
高考 |
分类: 写作指导 |
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管仲的人生选择
亲爱的同学、各位书友:
大家好!
著名作家柳青在小说《创业史》中这样告诫年轻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在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那么,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岔道口的时候,该如何去选择呢?我觉得管仲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结果小白获胜,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管仲追随公子纠避难鲁国。此时的管仲,该有些惶恐忐忑,因为自己曾经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险些让对方丧命,不知这一箭之仇会不会引起桓公对自己的追杀。
果不其然,齐桓公即位以后,以入侵威胁鲁国,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放管仲回齐。让管仲没想到的是,齐桓公不是要杀自己,而是要用自己为相,行治国安邦之事。
此时的管仲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是返回齐国,别逃他国,还是藏身山林?
返回齐国,有违士人君子之忠诚节义;还有,桓公真的会放过自己吗?别逃他国,桓公会不会继续追讨?藏身山林,自己的未来又在哪里?我想,此时的管仲应该是作了一番考虑和斟酌的。
管仲首先排除掉自己被杀的可能性,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朋友鲍叔。如果桓公要杀自己,自己应该早就跟公子纠一块死掉了。佐世之才与仇人性命,对于桓公这位国君来说,前者更为重要。
别逃他国?现实吗?敢于跟齐国抗衡的鲁国尚且不敢留用自己,把自己遣返,其它弹丸小国又怎么可以前往投奔?
藏身山林,无所作为,苟且度日,碌碌一生……这还是满腹经纶的人才管仲吗?鱼跃大海,鸟飞高天。骏马自当驰骋疆场,英才自当经天纬地。沉沦草野,管仲于心不甘。
最让管仲纠结的是“忠诚节义”四字。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周公之礼,也是孔孟之道。不过,管仲还是想通了。追随主上是“忠”,是谓小忠;效力国家和人民是“忠”,是谓大忠。更何况,两位公子争夺君位,无所对错,而公子纠如今已经不在,自己再忠于他又有什么意义?
重国家大局,顺时代潮流,管仲选择了齐桓公。致力改革,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结盟诸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王之业,施展了才学,体现了价值,成为一代名相,流芳千载。管仲的选择是正确的,有史为证。
同学们,书友们,多读书,长才学,是我们当下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我们要顺应的时代潮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正确选择人生航向,以期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文/于庆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