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
(2019-03-22 10:59:23)
标签:
诗文命运 |
分类: 语文教学 |
“文章憎命达”出自杜甫诗《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诗穷而后工”出自欧阳修《梅圣愈诗集序》。文章认为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诗穷而后工”。“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欧阳修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观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文章幸”。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汉文帝时受诽谤外放长沙(今湖南),写有《吊屈原赋》
柳宗元,唐“永贞革新”因唐顺宗身体衰病逊位失败,柳宗元贬永州(今湖南)司马,写下《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十年后返长安,因作诗讽刺权贵,再贬柳州(今广西)。
刘禹锡,一样因“永贞革新”贬朗州(今湖南)。十年后返长安,因作诗讽刺权贵,再贬连州(今广东)。
白居易,因越权奏事,贬江州(今江西)司马,写下名篇《琵琶行》。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黄州(今湖北),写下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