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哥的微笑

(2015-04-08 06:12:33)
标签:

吴哥城

大吴哥

巴戎寺

巴扬寺

柬埔寨

分类: 亚洲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城(Angkor Thom),又称大吴哥(在高棉语中,Angkor意为"城市",Thom意为"大",相对于小吴哥而言便是大吴哥了),是12世纪后期由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所建的高棉帝国最后一个都城,也是高棉最长久的国都,占地约9平方公里。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得名于吴哥城巴戎寺(Prasat Bayon,或叫巴扬寺)和5座城门塔楼上的巨大四面头像(四面佛),眼睑微垂,嘴角略翘似带笑容。阇耶跋摩七世原信印度教,后皈依大乘佛教,这巨大的头像,便代表了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也有人认为这些头像就是阇耶跋摩七世自己,其实那时的国王都自认是神的代表,阇耶跋摩七世把自己当作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菩萨也是理所当然。

 


吴哥的微笑

 

 

 

逛完吴哥窟,从西面正门外的大马路往北步行,呵呵,是步行,差不多20来分钟来到吴哥城南门外的护城河。吴哥城共有5座城门塔楼,在护城河上的桥两侧,都有54尊石像,左侧代表了天神,右侧代表了阿修罗,这一左一右拔河状,便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描绘神话的"乳海翻腾"或"搅乳海"。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穿过"乳海翻腾"的廊桥,眼前便是吴哥城的南门塔楼。这高约23米的塔楼四个方向各有一尊巨大的"吴哥的微笑",象征了须弥山的四方。

 

在塔楼下方门框两侧还有三头像的雕刻,这便是天空之神因陀罗的坐骑神象爱罗婆多了。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穿过城门,沿着林荫小道还得走1.5公里,才能到巴戎寺。巴戎寺是阇耶跋摩七世所兴建的,也是整个吴哥王朝最后一栋最宏伟的寺庙。由于阇耶跋摩七世先后信仰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巴戎寺不可避免地融合了两种宗教的建筑风格。整座寺庙位于吴哥城的中心,代表了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

 

巴戎寺的54座塔楼上方,都刻有面向四方的头像,总计216尊,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小头像,整个寺庙都成了"微笑"的海洋。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巴戎寺共有3层,在1-2层的正方形画廊上刻满了精美的浮雕,除了印度神话也有吴哥的市井故事。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巴戎寺也是许多僧侣热爱光顾的景点,短短功夫就见到了好几拨。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在巴戎寺的西北,坐落着巴普昂寺(Bphuon,或叫巴芳寺)和空中宫殿(Phimeanakas)。

 

巴普昂寺位于巴戎寺东北约200米,是由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于11世纪中所建献给湿婆的印度教国寺,比巴戎寺的历史更为悠久。在描述柬埔寨古代风土人情的中国古籍《真腊风土记》中,巴普昂寺因其建有比巴戎寺的"金塔"更高的塔楼而被称为"铜楼"。不过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铜楼"已名存实亡。这栋象征须弥山的三层平台寺庙外,有一条长长的岩砂引道或柱廊。

 

 

吴哥的微笑

 

 

 

由巴普昂寺再往北,就是空中宫殿的入口。这栋比吴哥窟还早的建筑,是罗贞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于10世纪所建的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不过后来经建造吴哥窟的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改造成了须弥山寺庙的样式。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在空中宫殿外东侧坐落着"斗象台"(Elephants Terrace),这组12世纪末建造的平台,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用于阅兵和观赏斗像的地方。在斗象台的围墙上,可以看到许多大象和毗湿奴坐骑迦楼罗的浮雕,此外还有因陀罗坐骑三头象的石雕。

 

斗象台北侧,有一座"癫王台"(Leper King Terrace),也是由阇耶跋摩七世所建,据说因其一座雕像形如患麻风病的国王耶输跋摩一世而得名。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吴哥的微笑

 

 

 

宽阔的广场东面,还有一组建于12世纪后期的"12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其实这中文名字和生肖应该没什么大的关联,最多塔楼上有些浮雕而已。据《真腊风土记》描述,这些塔楼当时用于审判和裁决之用。

 

15世纪,暹罗大城王朝攻陷吴哥,之后真腊迁都金边,吴哥古城由此走向衰落并最终被遗弃。

 

太阳快要落山了,还是叫辆突突回城里吧。

 

近千年的沧桑,仍掩饰不了高棉的辉煌和吴哥的微笑。(完)

 


吴哥的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