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2015-01-01 13:56:21)
标签:

科尔多瓦

安达卢西亚

西班牙

摩尔

分类: 欧洲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这次环大西洋圣诞新年之旅,西班牙是欧洲的最后一站。由于行程紧迫,挑来挑去选中了安达卢西亚的三个遗产重镇。

 

以前去过阿根廷第二大城市,世界文化遗产之城科尔多瓦两次。这次,碰巧也二次造访了西班牙历史更为悠久的同名城市:科尔多瓦。

 

阴雨中搭乘西班牙国铁Renfe由格拉纳达辗转来到科尔多瓦,从火车站到老城中心不到2公里,走走也就二十分钟。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早在公元前3世纪,科尔多瓦就已经成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公元8世纪,摩尔人占领了西班牙,于是科尔多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全盛时期中,城中建起了约300座清真寺、数不清的宫殿和公共建筑与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和巴格达的辉煌繁荣相媲美。公元13世纪,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三世时期,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被改建成大教堂,一些新的防御性建筑也修建起来,特别著名的有基督教国王城堡和卡拉奥拉高塔要塞。(世界文化遗产科尔多瓦历史中心,1994,i,ii,iii,iv)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科尔多瓦最著名的当属大清真寺(la Gran Mezquita)。它建成后,因为气势恢宏和丰富的财宝而声名远播。矗立在西哥特厅堂里的“圆柱森林”(有近1千根柱子)是该寺的最大看点之一。19个正厅组成了原寺庙长方形的主体,它们被一个由马蹄形连拱和中等连拱组成的双连拱分开。红白相间的石头和砖块的混合,加上大理石雕像、粉饰灰泥、镶嵌图案和石膏,是清真寺的装饰风格。


现在大教堂和清真寺合为一体,因为基督教徒征服科尔多瓦后,决定在清真寺内修建一个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后来又加进了拜占庭和巴洛克风格。因为几何图案和外观的缘故,又修建了烟囱拱顶和巴洛克装饰。

 

 

北侧的宽恕门,摩尔装饰上增添了天主教壁画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由大清真寺北侧进入清真寺的庭院,又称桔园(Patio de los Naranjos)。

 

公元91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r-Rahman III )继位并成为后倭马亚王朝首任哈里发,其统治下的后倭马亚王朝也重新进入繁荣鼎盛期。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扩建了大清真寺北侧的桔园,还拆毁了希沙姆一世(Hixem I)建造的旧宣礼塔并重新造了新的一座,这座宣礼塔17世纪又被改建成了教堂钟楼。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由西北侧的大门进入并逆时针游览大清真寺。肃穆的千柱殿两侧,早已矗立起了诸多天主教礼拜堂。

 

公元786年,后倭马亚王朝第一任埃米尔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开建清真寺,他所建的马蹄拱柱殿就位于整个清真寺内的西北角。马蹄拱门其实源于西哥特人,摩尔人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后将这种设计纳入了自己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奇怪的是,阿卜杜拉赫曼一世所建的朝拜墙并非正对麦加而是正对南方,在墙的正中则有礼拜用的米哈拉布(Mihrab)。

 

1146年阿方索七世夺取科尔多瓦,但真正将清真寺改造成大教堂的,还得归功于费尔南多三世。作为圣徒,这位卡斯蒂利亚国王却非常欣赏摩尔人的建筑和艺术,这座大清真寺内的一些摩尔人装饰包括圆柱森林因此都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伊斯兰经文和蔓藤花纹装饰的窗格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公元8世纪阿卜杜拉赫曼二世继位后,大清真寺经历了第一次扩建,如今所看到的清真寺/大教堂内部中间东侧一半即为这位埃米尔期间所建(清真寺西侧外墙的圣米格尔门)。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公元961年,后倭马亚王朝第二任哈里发哈卡姆二世继续,这位非常虔诚的统治者不仅扩建了西南侧的清真寺,并建造了非常精美的朝拜墙和米哈拉布。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伊斯兰经文和蔓藤装饰的朝拜墙及米哈拉布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西班牙人将摩尔人的大清真寺改建成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教堂,从拱顶来看也有着典型的哥特风格。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位于大清真寺中央的,便是豪华的主礼拜堂和大祭坛,管风琴一应俱全。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大清真寺东侧2/3的建筑,是由苏莱曼于10世纪下半叶开始扩建而成的,秉承了一贯的马蹄拱门廊柱大厅的风格。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出得大清真寺,小雨仍旧淅淅沥沥地下着。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大清真寺的周墙,有着许多精美的摩尔装饰的大门,这不,在东侧外墙,由北往南依次便是圣胡安门,洗礼门(下图中最右第一扇大门),圣尼古拉斯门,古圣母受孕门,圣何塞门,圣陵门和耶路撒冷门。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拐到大清真寺的西南侧,前面,便是横跨瓜达基维尔河的16拱罗马桥。这座桥始建于公元1世纪,之后经历了多次重建,桥上矗立着一座16世纪的圣拉斐尔像。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桥的另一侧,便是卡拉奥拉塔(Torre de la Calahorra)。Calahorra,意为“自由城堡”,这座位于瓜达基维尔河左岸的要塞建于12世纪下半叶,作为罗马桥的门户用于科尔多瓦南部的防御工事。13世纪当费尔南多三世来到科尔多瓦,无法轻易跨越桥梁进入城市而必须经过这座卡拉奥拉塔,当然部队也可以乘筏子渡过瓜达基维尔河进入科尔多瓦。

 

14世纪恩里克二世与佩德罗一世争夺卡斯蒂利亚王位时,便在此加固堡垒。此后几个世纪,卡拉奥拉塔又先后用作兵营和女子学校,如今则成为了安达卢斯博物馆。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卡拉奥拉塔共有8个展厅,一楼的第二展厅内有4个高大的人像,如伊斯兰哲学家伊本·鲁施德和伊本·阿拉比以及阿方索十世等,用对话形式来阐述知识的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主题。

 

第三展厅主要表达安达卢斯见证了科学的进步,例如医学的交流,航海导航仪器的使用,以及水利灌溉等,展厅里就有一个水车模型。刚才过桥的时候,岸边就有一个古老的水车。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精美的织毯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第四展厅内,一幅壁画展现了8世纪后后倭马亚王朝的宫廷生活,埃米尔和王公大臣们坐在垫子上或者席地而坐谈论着,吃喝着,会见来访的客人。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第五展厅内,展出了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的模型,包括美轮美奂的纳塞瑞斯皇宫。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第六展厅展出了安达卢斯的一些传统乐器如琵琶;第七展厅展示了科尔多瓦清真寺的模型和伊斯兰信仰;第八展厅则用模型表达了10世纪时科尔多瓦已经成为一座极其繁华的城市,包括宫廷,花园,市场,浴室以及其他的公共建筑。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从卡拉奥拉塔内往瓜达基维尔河右岸望去,一片红色建筑中,便是摩尔人的千年古城。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由古罗马桥返回老城,可惜基督教君主城堡今天闭门谢客,还是改天再来吧。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逛了半天,也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可惜圣诞节很多餐馆打烊,找了半天终于看到一家El Patio Andaluz正在营业。

 

餐厅内坐了一拨日本旅游团游客,不过安安静静的,与世无争。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到了科尔多瓦,别忘了尝尝著名的伊比利亚火腿(Jamón ibérico)哦。这伊比利亚火腿呢,选用本地黑蹄猪腌制风干而成,比西班牙另一种塞拉诺火腿要高档许多。而单伊比利亚火腿又分为好几个等级,例如这黑猪是圈养的呢,还是放养在西班牙中西部橡树牧场吃橡果长胖的;吃橡果的比例多少,散养期间增肥多少都有讲究。

 

比如最高等级的橡果伊比利亚火腿(Jamón Ibérico de Bellota),就是在黑猪长肥的最后3-4个月散养在牧场不停吃橡果,每头猪每天可以吃下10公斤左右的橡果,几个月下来可以增肥一倍。橡果是多健康的饲料啊,所以用高档海盐腌制并风干2-4年的橡果伊比利亚火腿,这脂肪犹如白玉犹如大理石花纹啊,甘甜不腻,入口即化,哎,就是价格太给力了,例如5J牌的15来磅橡果伊比利亚火腿可以卖到近千美金,每磅60美金。

 

落座,来一小盘橡果伊比利亚火腿,喝杯阿尔罕布拉啤酒,再来份鱼,圣诞就这么过哦。(完)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地球那一头,也有一座科尔多瓦(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