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拿马巴拿马运河盖顿船闸miraflores |
分类: 中美加勒比海国家 |
5个世纪前,西班牙探险家巴斯克·努涅斯·德·巴尔波亚由大西洋 (加勒比海) 往西穿越巴拿马地峡发现了太平洋,随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下令进行地峡运河开凿的勘察工作。不过那个时候的工程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完成运河的建设。
进入到19世纪,海上贸易更加繁荣。然而从北美东部的纽约至西部的旧金山需要绕道南美南端的合恩角,整个航程跨度达2.2万多公里需时2个多月。无论是英国还是逐渐强大的美国,都想迅捷而又廉价地在太平洋与大西洋间运输货物,为此两国于1850年签署了《克莱顿-布尔沃条约》以保证双方在开凿计划中的尼加拉瓜运河项目上的平等权利。
随着19世纪下半叶苏伊士运河的成功开通,法国人决定开凿巴拿马运河,工程由苏伊士运河的建设者费迪南·德·塞雷布负责并于1880年动工。然而由于巴拿马的热带气候、大量降雨以及随后爆发的疟疾,在死亡近2.2万名工人之后,开挖工程最终于1889年宣告失败。此后,美、英、法三国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19世纪末,美西战争爆发。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敏锐地洞察到建设一条地峡运河对于崛起的美帝国主义的重要性,巴拿马运河如果开通,美国东西部的船运不仅可以缩短55%以上的航程,而且美国的海军可以控制中美洲地区,并且能从东部快速调至美西和美菲战火燃及的太平洋地区。
这个时候,英国已经感受到了美国在中北美的强权,不得已于1901年接受了《海一庞斯福特条约》,原先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宣告作废。次年6月19日,美国参议院在关于运河修建地点上激烈辩论后,通过法案授权政府在巴拿马开凿运河,而那时的巴拿马还处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统治之下。随后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与哥伦比亚外交部长托马斯·埃兰于1903年初签署了《海一埃兰条约》,授权美国以千万美金外加25万年租的代价永久租赁巴拿马运河的使用权,然而哥伦比亚国会拒绝通过这一条款。
接下来么,就和当初美墨战争的调子差不多,只不过换成了美国直接派兵(舰队)封锁了太平洋畔的巴拿马和大西洋畔的科隆,支持巴拿马地区(相当于州或省)的反叛和独立。1903年11月3日,巴拿马宣告独立。后来的事,拍脑袋都能想到,那就是美国获得了独家开凿、运营运河乃至驻军的权利。
在花了4千万美金购买法国人遗留的财产后,美国于1904年5月4日开始重新开凿巴拿马运河,建设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大约2.5万名工人挖掘和搬运超过100万立方的土方和岩石,而1913年3月26日整个工地集结了近4.5万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灭杀疟蚊,美国人有效地控制了疟疾的传播和死亡率,至工程结束时所有死亡人数只有法国人开凿时的1/4。1914年1月7日,一艘法国起重船从大西洋进入巴拿马运河并顺利通过太平洋闸口,耗时11年的运河工程接近尾声。同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建成开放,整个项目耗资3.75亿美元,挖掘土方近2.39亿立方,被认为是20世纪的7大工程奇迹之一。
1999年12月31日,根据美国总统卡特与巴拿马领导人托里霍斯于1977年签订的《托里霍斯-卡特条约》 (《巴拿马运河条约》) , 巴拿马政府正式恢复对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巴拿马运河从此真正成为了巴拿马人自己的运河。
巴拿马运河总长近80公里,由西北向的大西洋通过人工湖盖顿湖和米拉弗洛雷斯湖连接东南部的太平洋。运河地势高出海平面大约26米,位于大西洋入口的盖顿三级船闸通过蓄放水调节水位将由大西洋前往太平洋的船只升至26米高的湖面(反之降低26米至大西洋海面),而位于近太平洋处的佩德罗·米格尔一级船闸和太平洋入口的米拉弗洛雷斯二级船闸则将盖顿湖(米拉弗洛雷斯湖是位于这两处船闸间的小人工湖)面上的船只下降26米至太平洋海平面。其实原先设计的太平洋入口船闸并不在如今米拉弗洛雷斯的位置,美国海军工程人员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原来的位置水下地基并不特别牢固,于是将闸口移到了南侧。
运河内的闸室宽33.53米、长304.8米,允许宽32.3米、吃水深度12米、长294.1米的船只通过。当船只需要通过运河时,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派出领航员上船领航,当船只通过船闸时,由闸面4-8组机车牵引(及拖轮助推)以最高时速近4.8公里的速度缓慢通过,整个过程(经过三组船闸)通常需要8-10小时。运河管理方原先使用GE的机车组,不过上世纪末开始使用日本三菱生产的牵引车,最高拖力达311千牛顿(差不多3.17万千克力)。
GE的老机车,陈列于盖顿船闸访客中心外
三菱的牵引车
巴拿马运河的3组船闸中佩德罗·米格尔船闸不对公众开放,由于米拉弗洛雷斯船闸离开巴拿马城最近,所以参观的游客也最多。一年中大约有1.4万条船通过巴拿马运河,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有30几艘,而船闸最繁忙的时间通常在每天早上和下午差不多上下班高峰的时段。由市中心搭出租去12公里外的米拉弗洛雷斯差不多就10美金,当然也可以去Albrook购物中心后面的汽车总站搭公共汽车过去(到了汽车站问哪里坐去Gamboa的车,或者直接说Esclusas de Miraflores/Miraflores Locks),在公路边下车后走个10分钟就到访客中心了。
米拉弗洛雷斯船闸的游客中心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5点开放,不过4点15分之后就停止售票了。中心内有小卖部,餐厅(现在装修),买票(现在涨价到15巴波亚,和美金一样比值)搭电梯上楼后就可以在平台上看过往的船只慢慢悠悠通过二级船闸了。
盖顿闸口位于巴拿马城西北约80公里、科隆城外西南10公里处。从巴拿马城的Albrook汽车总站可以搭乘每15-30分钟一班的特快巴士,或者搭乘Albrook机场附近始发每天一班的巴拿马运河火车(7:15/17:15往返,25美金单程),抵达科隆后叫辆出租(单程大概30美金)或者在科隆汽车总站搭公共汽车去闸口。如果自己开车去圣洛伦佐国家公园的话,还可以跨越运河。与米拉弗洛雷斯船闸相比,这儿的游客明显少许多,门票也便宜2/3(儿童免费,而米拉弗洛雷斯需要10巴波亚)。
两艘“苗条”的货船慢慢悠悠从盖顿湖经过三级闸室出海去了大西洋,这些货轮都属于“巴拿马型”,也就是专门为了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闸而设计的船只。不过现在的船吨位越来越大,就我所乘坐过的邮轮里面,只有精致邮轮千禧和挪威邮轮天空号能勉强通过,而嘉年华老船胜利号、钻石公主号以及地中海邮轮神曲号都无法通过,更不用说皇家加勒比的巨无霸了。
巴拿马管理当局早已意识到这一点,2006年全民公投通过了运河扩建计划,新的船闸预计将于明年竣工,届时新闸口可以通过吨位超过原先一倍多,宽49米、吃水深度15.2米、长366米的“超级巴拿马型”轮船。那个时候,皇家加勒比22万吨的绿洲级别邮轮都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
不过,问题又来了,就算巨无霸从大西洋晃晃悠悠来到太平洋,但是过不了巴拿马城的美洲大桥呀,因为船实在太高了!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尼加拉瓜运河就要开建了!
美洲大桥,桥下可通过61米左右高的船只,绿洲级邮轮船高约7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