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犹坎坦半岛的大环线之旅--玛雅的帝国大道(5)-- 里奥贝克统治中心:贝肯

标签:
贝肯里奥贝克坎佩切玛雅护城河墨西哥旅游 |
分类: 墨西哥 |
贝肯(Becán),这座里奥贝克地区的统治中心,是唯一一座有着护城河的古典玛雅城市。
在犹坎坦玛雅语中,贝肯意为“壕沟”,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坎佩切南部的玛雅古城。早在公元前600年前后,即有玛雅人在贝肯定居。由于地处犹坎坦半岛的中心地带,贝肯逐渐成为玛雅古典期的商贸枢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到了玛雅古典后期,也即公元600年至900年间,贝肯达到了城市发展的巅峰,并逐渐成为里奥贝克地区政治,经济和宗教的统治中心和都城。此后,这座里奥贝克地区的首都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1450年前后遭到废弃。
贝肯这座玛雅古城的四周,建有2.5米深16米宽的壕沟用于城市的防卫。然而也有专家学者在经过对城内排水系统的研究后,认为贝肯的壕沟并非作为军事意义的护城河,而是用作雨季的防涝系统。
古城共有七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建有一条宽约2.5至4米,长约12至18米的石阶通道。在入口外和护城河四周,散布着众多的民居,谷仓和农田。从出入口和通道的设计可以看出,只有部分社会阶层可以随意进入贝肯古城,而普通百姓只能在节日或有大型宗教典礼的日子才能进入这座统治中心参与公众活动。
从仅剩的东面入口由东广场(Plaza del Este)北侧,穿过玛雅拱门进入贝肯古城。
入城后首先看到的是右前方的中央广场(Plaza Central),又称“B广场”。在广场东侧,矗立着贝肯的“8号建筑”(Estructura VIII)。这栋里奥贝克风格的神庙,南北两侧顶部各有一座对称的塔楼,陡峭的阶梯通往塔楼上方的神庙。8号建筑上层的中央,有一组由9个内室构成的宫殿。这些高达8米的无窗暗室,当时可能用作储藏室或用于宗教仪式,例如禁食和自我献祭。在宫殿前方,矗立着一块石碑,可能用于记录与当时贝肯的统治者有关的事件。
在中央广场的北侧,是整个贝肯最高的“9号建筑”(Estructura IX)。这座高达32米的金字塔,可能是贝肯当时的圣殿,宽大的阶梯通往顶部的神庙。
广场西侧,则是贝肯的“10号建筑”(Estructura X)。这栋由12间房间构成的二层建筑的上方,矗立着一栋神庙,四周饰有玛雅造物神(Itzamná)的深浮雕。
在10号建筑的西侧,坐落着贝肯的西广场(Plaza Poniente),又称“C广场”。
西广场的东侧,有一座紧挨着10号建筑西南角的球场(Juego de Pelota)。与其他玛雅城市相似,贝肯的球场主要用于宗教仪式,象征着生死的周期循环。有证据表明,这座球场的环与众不同,极有可能是木制的。
由西广场走到古城南侧,这里有栋东西向的长方形建筑平台。平台中央有间小屋,房间内展示着一副太阳神面具浮雕。正巧,有位从墨西哥中部来此度假的女士,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告诉我:这幅面具象征的就是世界的创立和终结。
继续往东走,就到了贝肯的东广场,又称“A广场”。在东广场南侧,矗立着巨大的“1号建筑”(Estructura I)。如果从广场平台看,1号建筑平均高达23米,东西两端各有一座对称的高15米的塔楼,当时可能用于天文观测。这栋贝肯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下层共有8个房间,而上层平台则有5个入口通往10个房间。
东广场西侧,坐落着贝肯的“2号建筑”(Estructura II)。这栋金字塔型建筑,除了有着众多的深浅浮雕,还建有包括走道的居住区。
东广场北侧,坐落着里奥贝克风格的“4号建筑”(Estructura IV)。宽大的台阶,通往这座可能是当时贝肯王朝王宫的顶部庭院。庭院周围的房间内仍旧能看到当时王公贵族用于休息的石板床。
广场上,还有一座用于祭祀雨蛇神库库尔坎的圆形祭坛(Altar Circular)。祭坛的底部平台建于古典期而祭坛本身则立于公元1100至1200年间。
Tips:
1. 贝肯遗址位于虚普西镇以西约8公里,186号国道北侧,公路边有明显的指示牌(见下图)。
2. 虚普西镇有colectivo到景区外的公路口。
3. 除售票处,停车场,卫生间外,无其他公共设施。
4. 景点门票:35比索。
5.
6. 建议参观时间:至少1小时;时间允许,可与虚普西,奇卡纳(下篇介绍)同游。